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管理学类 > 会计学 > 正文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变化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以商业银行为例文献综述

 2020-04-15 09:42:43  

1.目的及意义

1.1目的和意义

金融工具一直是会计各界备受关注的话题,原先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由于其复杂性和难理解性而受到批评。2014年7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正式颁布,在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金融资产减值和一般套期保值会计方面都做出了较大的改进。2017年3月31日,财政部颁布了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新准则是对旧准则的延续与优化,同时也结合实际做出了调整。本文在回顾新金融工具制定历程的基础上,对新金融工具的内容进行解读与评价,随后分析了新金融工具准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总体影响,并探讨了其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及其实施难点和挑战,最后对我国商业银行和准则制定机构提出建议。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为银行业做好应对措施,减少冲击,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最大程度维护我国利益,更好的维护和促进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在金融工具会计理论方面,国外学者从多角度进行了研究。对于金融资产分类的原则和依据,Solomans探究了以管理层意图进行金融资产分类的可行性,认为其直接违背了财务报表信息可靠性与可验证性标准。Ivancevich认为以管理层意图进行作为金融资产分类依据给企业的盈余管理带来了空间,为企业平滑利润提供了机会; Anthony F.Cocco和Jerry W Lin运用实证方法,得出若资本市场处于上升期,管理层倾向于将持有的证券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在金融资产的计量方面,Eccher, Rarnesh和Thiagarajan以美国200家银行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关系,得出公允价值属性提高了财务信息相关性的结论; Barth提出公允价值、历史成本并行的“混合计量”的局限性,提出其为金融机构的盈余管理提供了便利,同时降低了财务数据的可理解性,得出“最相关的计量属性为公允价值”的结论。

在国际准则委员会颁布的IFRS9号准则中,允许金融资产的计量基础为摊余成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FVOCI)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FVTPL)。IFRS 9以“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替代了IAS 39中的“已发生损失”模型,这意味着减值准备无需在损失事件发生后才确认。

1.2.2国内研究现状

在金融资产减值方面,中国农业银行的预期损失模型课题组对预期损失模型的个别计提法、组合计提法进行了论述;周荣荣探讨了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变化及原因,以及预期减值模型对我国银行业可能带来的影响;林淑娟对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企业所处行业以及盈余状况对资产减值准备的集体具有重要影响,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金额与每股价值呈正相关关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