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股权激励与成本粘性研究文献综述
2021-12-26 16:55:01
全文总字数:5469字
文献综述
一、成本粘性的存在性
成本粘性是指成本费用随业务量变化时出现的不对称性,表现为成本在业务量增加时的变化率大于在业务量减少时的变化率。国外学者Anderson等(2003)[1]选择美国公众公司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与营业收入作为研究对象,首次以大样本实证证实了费用粘性现象的存在,研究结果表明,当营业收入增加1%时,费用增加0.55%;当营业收入减少1%时,费用减少0.35%,他们将收入增加时费用的增加幅度大于收入减少时费用的减少幅度这一现象定义为成本(费用)粘性。Subramaniam和Weidenmier(2003)[2]在此基础上拓展了成本费用的概念,将营业成本与销售和管理费用合并,他们以美国9592家上市公司1979-2000年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检验了总成本粘性的存在性。Kenneth,Micheael and Dylan(2005)[3]比较研究了美、英、法、德四国企业的费用粘性行为,结果发现上述四个国家都存在较强的成本粘性现象,并且由于公司治理和法律制度环境的不同,普通法系下的英、美企业的费用粘性程度低于法典法下的法国和德国。
国内学者孙铮和刘浩(2004)[4]最早将成本粘性概念引入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他们通过实证研究我国292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证明了我国上市公司同样存在费用粘性的现象。孔玉生、朱乃平和孔庆根(2007)[5]将成本粘性的研究对象从费用拓展到营业成本,进一步验证了成本粘性普遍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且不同行业公司的成本粘性程度也存在差异。
二、成本粘性的成因
国内外学者大多从公司治理、代理问题等视角分析企业成本粘性。Calleja等(2006)[6]从公司治理角度支持了成本粘性的代理问题观点,即管理者的自利行为和风险规避动机使他们在进行资源调整时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而不是股东利益,成本粘性随之产生。Chen等(2013)[7]的研究支持代理冲突会导致企业的成本粘性增强。但是也存在相反的证据,Kama和Weiss(2010)[8]以美国公众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由于管理者有规避利润损失和盈余下降的动机,代理冲突会对成本粘性产生弱化作用。
国内学者孙铮和刘浩(2004)[4]最早提出契约观、效率观、机会主义观,首次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解释了成本粘性的主要成因:即由于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管理者在经济波动时往往选择优先维护自身利益。万寿义和王红军(2011)[9]从管理者的自利动机考虑,管理者通常会为了躲避风险,而以牺牲企业整体利益为代价换取自身利益,由此产生代理冲突,所以当业务量下降时,管理者不愿意降低薪酬并且会尽量维持目前享有的资源水平,成本费用的支出不会立即减少,由此出现成本相对业务量变化较慢的粘性特征。
三、成本粘性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