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伦理思想研究(题目自拟)毕业论文
2020-03-05 13:10:29
摘 要
我国从古以来就有“以和为贵”的说法,而这一说法一直影响着中国思想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在思想意识建设的道路上,国家领导人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一方略,同时它也是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事业新局面时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它的提出不仅传承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也完美契合了新时代的内涵。
基于对儒家伦理思想相关的文本分析,本论文将梳理儒家伦理思想中的和谐观念,一方面从经典理论出发,寻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针对当代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冲突,借用经典儒家伦理思想来反思与剖析,通过对孔孟的主要思想主张,探索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联系;同时将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存在的不和谐问题,并根据儒家和谐观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从仁爱层面探讨当下服务型政府的建立,也着重君子品格的教育,同时根据儒家家庭和谐观对当下家庭和谐作出相应理解,以此突出儒家伦理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闪光点,也使其价值解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明确道德建设和政治建设的起点和目标,发掘出其当代价值。
关键词:儒家伦理思想;和谐社会;传统文化;仁政;家庭和谐
Abstract
Since ancient times, there has been "harmony as a precious" statement, which has always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es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On the road of Ideological and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the state leaders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o create a social ev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 major task put forward in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industry has not only inherited the long stan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but also perfectly conformed to the connotation of the new era.
Based on the text analysis of Confucian ethics, this paper will comb the harmonious concept of Confucian ethics. On the one hand, from the classical theory, we will fi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on the other hand, to reflect on the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borrow the classical Confucian ethics. The analysis, through the main ideas of Kong Meng,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it will solve the problem of disharmony in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and put forward constructive opinions on these issues according to the Confucian Harmony concept. From the level of benevole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esent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is discussed, and the education of the character of the gentleman is emphasized.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harmony view of the Confucian family, it makes a correspond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family harmony, so as to highlight the most valuable glittering points in the Confucian ethics and make its value read further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ic harmonious society. Promote。 We should clarify the starting point and goal of moral construction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nd find out its contemporary value.
Key Words:Confucian ethics; harmonious society; traditional culture; benevolence and people-oriented;Family harmony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5
1.2 研究意义……………………………………………………………………………… 5
1.2.1理论意义……………………………………………………………………… 5
1.2.2现实意义……………………………………………………………………… 5
1.3国内外现状
1.3.1 国内研究……………………………………………………………………… 6
1.3.2 国外研究……………………………………………………………………… 6
第2章 儒家伦理的和谐思想
2.1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观………………………………………………………………… 8
2.2人际关系和谐的伦理观………………………………………………………………… 8
2.3 自我身心和谐的伦理观……………………………………………………………… 8
第3章 儒家和谐思想对处理不和谐问题的指导意义
3.1当代中国社会不和谐问题分析
3.1.1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和谐……………………………………………………… 10
3.1.2 人与社会之间存在不和谐…………………………………………………… 10
3.1.3 人本身心理上存在不和谐…………………………………………………… 10
3.1.4 人与自然存在不和谐………………………………………………………… 10
3.2儒家伦理思想对不和谐因素处理上的指导
3.2.1利用“和处原则”来处理人与社会之间的不和谐………………………… 11
3.2.2利用“和达原则”处理人际之间的不和谐………………………………… 11
3.2.3利用“和立原则”处理人在身心上的不和谐……………………………… 12
3.2.4利用“和生”原则处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12
第4章 儒家伦理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4.1儒家伦理中仁政爱民思想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14
4.2儒家伦理的利义观念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15
4.3儒家君子教育与现代人格教育……………………………………………………… 16
4.4 家家庭伦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17
4.4.1 注重亲情为本的家庭和谐关系……………………………………………… 17
4.4.2 遵循礼让之道的家庭和谐原则……………………………………………… 18
4.4.3 强调家风传承的家庭和谐文化……………………………………………… 18
第5章 结论
5.1 总结………………………………………………………………………………… 20
5.2 研究局限…………………………………………………………………………… 20
第1章 绪论
1.1研究目的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达到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到今天,道德建设在不断地完善,但是历史陈迹使一部分人对儒家伦理思想存在不正确的认识,这就十分容易把历代儒家学者的一些伦理学说忽略掉,而儒家伦理思想体系已日渐趋于完备,对我们其实不无裨益。因此,研究儒家伦理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可以从群众个人和政府领导者等多个不同主体出发,引导其往更适合的方向发展而作出调整,是对更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向,也是一种必要前提。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不会立刻完成,在梳理儒家伦理的发展历程的过程中借鉴其中方法,对其他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也提供了思路。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首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状态时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并且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熟悉。
最开始,要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最该考虑到的是每个社会成员的素质水平状况,只有当每个社会成员都有了较高的科学素质水平和道德水准,社会才能达到文明协调之境。而儒家伦理思想对个人道德水平建设有着较强的启发性。古代儒家伦理思想的焦点在于“人性的回归”,儒家伦理充分肯定为人的品格,以及人内在的特殊价值,只有当人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内在价值,外在的道德行为才更轻易被实现。
其次,最经典的“仁政爱民”政治伦理思想十分重视对社会领导这一阶层道德品格的培育,这与当前我国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异曲同工,只有在儒家伦理的帮忙下,才能将仁爱这一理念贯穿施政原则的始终。
我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系统完整,传承近两千年,以仁为焦点,以孝为主要内容,重视个人品德修养,不论是在伦理方法上还是在实践路径上都对当前道德建设工作有着深刻的影响,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着不可替换的引领与教育作用。
1.2.2现实意义
美好又和谐的社会是人类梦寐以求的一个社会,在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社会不同阶层又能做到和谐相处,在整体上形成一个稳定高效的长期运作系统。
然而现在距离目标还有些路要走,近年来发生过许多暴力社会事件,涉及各个年龄段,尤其是未成年被侵害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与“让世界充满爱”的道德品质背道而驰,社会风险也越来越大,这种仅站在自己立场,难以宽容,认同,尊重别人的心理越发严重,但天地间“我”不能独存,人字结构需要相互支撑,真正让大家理解“仁爱”的真谛,才能有助于道德方面的建设。
因此,研究儒家伦理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也推动儒家伦理思想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1.3国内外现状研究
1.3.1国内研究
“和谐”这一人文情怀和伦理追求在儒家伦理思想中所占比例颇高,时常成为国内外儒学研究探讨的热点话题之一,比如王元化主张是民族精神的实质即为和谐意识。张立文这样表明自己的看法:和合是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灵魂和第一价值。
汤一介先生在研究中表示,如果人们能更加看重儒家的“普遍和谐”这一观念,并能对它作出适应现代生活的解释,让它能落实到实际操作层面,那么对今日和将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极为影响大的。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立论,有的从社会学角度出发,认为儒学是追求和谐的一门学门,只有妥善平衡好生态,心态,世态这三者的关系,人类的未来才会实现和平和谐的新局面,而儒学关于这个问题的思想,对完成这一新的历史任务有着至关重要的帮助。
也有些学者从价值观这一角度来论述,主张儒家的“和谐思想”有助于新价值体系的构建。张岱年先生指出:和谐既是儒家最高的价值标准,也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应当以儒家普遍和谐的四大关系(天人,人际,国际,身心)为基点,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型价值观体系。
韦政通先生在全球化时代儒家理论专题讨论上指出,伦理要面对现实中的诸多问题,传统和现代化应在互相批判的互动中相互为用,当代的伦理教育应在诸方面突破。李存山学者认为,儒家的三纲是中国历史演变的产物,儒家伦理可以而且应该随着中国历史的新变化而变化。景海峰对自汉以来的三纲五常进行了研究,他肯定了儒家伦理在形而上学的根基地位,也表示儒家伦理文化内涵代表着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凝聚优秀的民族精神。
大部分国内学者指出,伦理学说需要直接面对社会,在实际生活中发挥出应有的功效,总围绕传统的理念方针思考是无法真正接触到现实问题的。
1.3.2国外研究
俄国学者l.b.波若罗莫夫如是说:“和”的原则代表了多元论的思想,它是具有丰富潜能的中国文化中的有价值的遗产。a.j.汤因比有这样的观点: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度技术文明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的政治意识形态的阵营,因此要是世界避免危机,最重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灵魂-和谐。美国的w.t.狄百瑞先生表明:儒家的长处即是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视各方面相协调的价值准则,它可以维持一个有序的环境,这些准则贯穿于不同阶段,不止在一个经济层面上发挥效用,而且适用于不同的政治和社会制度。越南的阮才书认为,儒家追求社会“和”的局面,这是关于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一个系统观点,对现代人来说不是陈旧老套的,而是还有存在意义。沟口熊三教授认为,应该将中国思想中作为优秀的传统而积累下来的仁爱,协调,大同等道德理念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向整个世界进行展示。
著名华裔学者成中英指出:中国哲学的终极目的是人类的和谐,个人的,社会的,世界的和谐;儒家之成就,乃在于其“和谐辩证法”之开展;尽管它面临着现代化的挑战,儒家学说仍然提供了恒久的价值观念。
另一位美籍华裔著名学者杜维明先生指出:孟子关于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正是要为个人与个人,家庭与家庭,社会与社会和国家与国家之间谋求一条共生之道”,“证实创建和平共存的生命形态所不可或缺的中心价值。1988年1月,全世界的诺贝尔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开会时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世界学术巨擎们对孔子思想的崇高评价,无疑也是对儒家和谐思想在当代和未来社会中价值的充分肯定。
综合来看,目前关于儒家伦理思想的研究较多,而且大多数是研究和谐这一主题。研究角度多样,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这一思想的重要性。本论文将考虑儒家伦理思想中的其他精髓重点,联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建要求,获得新的启示。
第2章 儒家伦理的和谐思想
2.1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观
儒家伦理思想中人与自然是一种相处即融的关系,自然先于人类存在,人在自然环境中产生活动,两者关系的连贯性是基于宇宙万物生生不息这一理念推出的。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最直白的表达就是“天人合一”,孔子也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智者静,仁者动“,说明儒家对待自然的思想是灵动的。
孔子在人与自然方面的主张也有很多,比如敬天地,节物用等,人与自然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亲和的关系,这也强调了人对自然要有认同感和融入感。
简单来说,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人们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去更好地进行社会活动,也就是常说的“生态伦理观”。儒家关于这一点也有许多的观点,比如“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就表明人与自然相处时要符合自然的规律。因为自然资源是取之有尽,用之有竭的,可以说自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点,那么从人与自然出发的和谐观就是和谐观念的基础。
2.2 人际关系和谐的伦理观
人际关系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为人,人也为社会中的人,人际和谐就意味着承认不同、尊重不同, 意味着更多的“兼顾”与“协调”。同时,和谐不是不讲原则的妥协与退让,也不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而是有原则的协调与和谐。
一个完全的人在儒家的眼里,是既能对内完成好格物致知,修身养性的目标,也能对外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孔子教人的是“一贯忠恕之道”,何为忠恕?忠恕实为仁之方,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俗来讲就是做人做事将心比心,忠是对自己说的,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一种真诚善良的态度,恕是对他人说的,即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要报有一种宽容的心态,做到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忠恕之道是孔子讲为人方面的第一大原则,忠恕又可分为五大准则:恭、宽、信、敏、惠。实际上是第一大原则的具体化。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仁。
其实“一贯忠恕之道”这一短句包含“人我一贯”,“知行一贯”和“天人一贯”这三层意思,若再扩而大之,这一贯之道可以是赞天地化育,参天地宇宙、世界大同的一贯之道,所以从精神方面来说忠恕之道也是一种泛道德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