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社会学类 > 思想政治教育 > 正文

网络政治舆情中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与引导机制研究-----以湖北高校为例文献综述

 2020-04-14 16:25:53  

1.目的及意义

目的及意义:

探析在网络政治舆情中大学生参政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基于网络政治舆情的大学生参政引导机制,引导大学生政治热情和政治情绪向理性化发展。提高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能力,规制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行为。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研究,以期达到净化我国网络政治生态环境、促进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性,推动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与发展。


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网络政治舆情概念的研究,各个学者的理解各不相同,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王来华(从我国实际出发,对舆情进行了研究,她认为舆情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舆情主体的民众对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舆情又有自身的特点并伴有急剧的运动变化趋势,认为中介性社会事项发生时必须紧紧围绕其变化趋势,做好应急和预防措施。王来华基本确立了我国对舆情研究的基础理论框架。刘毅(认为,网络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他区别了舆情、舆论和民意三个概念,他认为舆情的范围最大,民意范围最窄。同时他还认为互联网为言论的传播提供了多种途径,分析了网络舆情传播流程框架,形成了民众舆情的情绪化、多元化和发散性以及个性化与群体极化等特点,并就网络舆情与政府治理范式转变进行了分析。他的《网络舆情研究概论》是国内在网络舆情研究方面的第一本专著。
广义上,张克生(认为,舆情指国家管理者在决策活动中所必须涉及的关乎民众利益的民众生活(民情)、社会生产(民力)、民众中蕴含的知识和智力(民智)等社会客观情况,以及民众在认知、情感、意志的基础上,对社会客观事件以及政府决策过程中产生的主观社会政治态度。去掉中间的定语,简言之,舆情就是民众的主观社。会政治态度,将舆情定义为政治态度无疑将舆情的外延缩小了,但所包含的民众与国家管理者之间利益的基本含义却变得更加突出了。陈月生(全面的研究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机制、应急机制、预防机制以及各种机制具有的特点,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和探讨了三个不同阶段舆情的状态及变化趋势。毕宏音(则从心理学角度,通过对群体压力、群体极化、群体无意识、群体互动等研究,表达了网络舆情形成和变动中的群体影响力。张丽红(研究了网络舆情表达中出现网络语言失范、虚假舆情泛滥和黑客攻击行为等伦理问题。
根据国内学者对舆情、政治舆情及网络舆情的相关研究,可总结出网络政治舆情的概念,即网络政治舆情是指在网络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公共事务,特别是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网民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政治态度、情绪和意见。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网络政治舆情的研究有着历史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也有大量专业机构和专业分析人员的关注。在美国,对网络政治舆情的研究,尤其是对与政治生活关系密切的总统选举和国会中期选情的分析和研究已经发展到一个很火爆的高度。另外,对怎样控制、规范互联网信息,也有很多国家在法律约束和行政制度层面提出和釆取了一些措施,例如美国参议院年月通过的了《传播净化法案》,新加坡也规定了国内的3家网络服务供应商和拥有网址的政党、宗教团体和个人都必须在新加坡广播局注册并接受其管理。

美国学者Ton A.L.beers(2001)对政府信息的安全与公共知情权进行了研究。美国学者

glasser,t&Salmon,c(eds)(1995),研究了民意与信息的有效传递问题。德国传播家Noelle-Neumann,e.(1974),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舆论形成中意见的一方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强,如此循环往复,这样的理论在网络舆情中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英国学者kam c.wong(2006)通过分析公众舆情,国家政策和媒体的相互关系,分析了三者对公众行为产生的影响。美国学者syd zafarllyas(2007)从舆情角度出发,认为政府决策成功制定、实施与公众的充分知情有密切关系。美国学者bart w.edes(2000)分析了政府信息官即新闻发言人的角色,认为新闻发言人在帮助公众了解政府政策、提高公众对决策的知情及与公众、媒体沟通方面有重要意义。德国学者david l,等人研究了危机沟通管理,认为危机发生后并不只是某一孤立机构的问题,更可能涉及公众利益及与各种周围环境的作用。美国学者分析了美国各级政府在不同程度上对民意调查的应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