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社会学类 > 思想政治教育 > 正文

青年习近平科技文化思想研究毕业论文

 2020-03-05 13:13:37  

摘 要

本文选择以习近平青年时期为研究背景,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重点梳理1969年至1988年间青年习近平的科技实践,总结概括其科技思想的形成过程,并对其科技思想的价值进行评述。青年时期的习近平,从陕北农村梁家河到河北正定县,再到福建厦门市,历经了乡村和大小城市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一时期习近平的科技思想主要包括:技术协作、开放发展的科技共享制度;大胆试验、勇于突破的自主创新精神;造福百姓、重视生态的科技伦理观念。科技对于改善民生以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青年习近平积极推动技术革新,引进科研人才,大力支持科技产业,并积极探索生态科技的发展道路,其科技思想与实践承前启后,成为同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也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习近平;青年;科技思想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Xi Jinping's youth period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mainly adopts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method, it summarizes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hi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by combing hi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actice from 1969 to 1988, then comments on its value. In Jinping's youth, he went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villages and cities, from rural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to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and then to Xiamen city in Fujian province, where he accumulated rich practical experience. Xi'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deas during this period mainly include: A technology sharing system of Technical collaboration and open development; independent innovation spirit of bold experiment and brave breakthrough; the ethical concep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at benefits people and attaches importance to eco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and promot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Youth Jinping actively promote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troduced scientific research talents, vigorously supported the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actively explored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i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and practice carry forward and backward, they have become part of the contemporary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y also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Xi Jinping's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Xi Jinping; youth; idea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2研究综述 1

1.2.1国外文献综述 1

1.2.2国内文献综述 2

1.3研究方法 3

第2章 青年习近平科技思想的理论基础 4

2.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科技思想 4

2.1.1来源一:马克思论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 4

2.1.2来源二:恩格斯对科技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阐释 4

2.1.3来源三:列宁关于科技教育和人才的论述 5

2.2中共历代领导人的科技思想 5

第3章 青年习近平科技思想的基本内容 7

3.1技术协作、开放发展的科技共享制度 7

3.1.1合理组织和利用科技人才 7

3.1.2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8

3.2大胆试验、勇于突破的自主创新精神 8

3.2.1敢于破除旧观念和合理利用新科技 8

3.2.2处理好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关系 9

3.3造福百姓、重视生态的科技伦理观念 9

3.3.1科技服务于人民 9

3.3.2实现生态科技发展 10

第4章 青年习近平科技思想的实践研究 11

4.1梁家河“沼气池”建设 11

4.1.1敢于尝试新技术 11

4.1.2运用科学技术切实解决百姓生活困难 12

4.1.3利用和培养人才 12

4.2正定“半城半郊”经济 12

4.2.1解放思想,因地制宜 12

4.2.2尊重知识和人才,突破用人限制,兴办科学教育事业 13

4.2.3发展经济的同时,利用科技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13

4.3厦门十五年发展战略 13

第5章 青年习近平科技思想的后续影响 15

5.1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民生思想 15

5.1.1互联网技术引领智慧医疗 15

5.1.2奋力拓宽残疾人奔康路 15

5.1.3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资源均等化 15

5.2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16

5.3科技造就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16

第6章 青年习近平科技思想的重要价值 18

6.1青年习近平科技思想的理论价值 18

6.1.1继承并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思想 18

6.1.2为习近平在新时代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思想理论来源 18

6.2青年习近平科技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价值 18

6.2.1为“乡村振兴”和“科教兴市”提供借鉴 19

6.2.2指引未来我国科技发展的目的和路径 19

第7章 结语 21

参考文献 22

致谢 24

第1章 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随着十九大的召开,科技创新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支撑,科技创新作为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对于增强国家实力、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国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科技发展与技术创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将科技创新视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同志当选为国家领导人以来,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技的思想理论,这些内涵深刻的科技思想是习近平同志根据个人青年时期丰富的实践经历总结发展起来的。习近平总书记作为第一位出生和成长在新中国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其青年时期形成起来的思想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成长,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发展,指引着新时代科技进步的新要求。

本选题属于导师程宏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文化思想研究》(批准号:17BKS070)中的内容。因此,在导师的指导下,本文选取了青年习近平的科技思想为研究对象。从理论的角度上来看,青年习近平的科技思想承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已有的科技与生产、科技与自然以及科技人才等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了现代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增添了科技制度建设、生态科技等新内容。从实践的角度上来看,分析习近平青年时期奋斗的历史和在重要岗位上的突出事迹,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有利于更好地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同时对于未来科技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2研究综述

1.2.1国外文献综述

目前,尚未有外国学者对青年时期习近平同志的科技思想进行研究,近五年来国外有关科技思想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如下一些观点:(Božo Milošević 2014)“社会进步是科学研究者和科学技术在工作过程和社会组织中的独特影响,不是直线前进的产物[1]”。(Shimizu Hiroshi Aoshima Yaichi 2013)“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科技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需要其他领域的配合,如能源、环境或微观管理[2]”。(Teixeira Silva 2013)“在过去几十年里,对科技的自主性程度、技术和创新的研究还是很薄弱,缺乏揭示其统一理论的框架,最具影响力的依然是进化范式和政策驱动[3]”。

1.2.2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关于习近平科技思想方面的学术论文、期刊数量众多。

内容方面:(韩民青 2017)“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预见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并深入阐释了其本质内涵和特征”。[4](程雄飞 2017)“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全面创新,具体来说包括企业、国内外、高层与低层相结合的全面创新,市场、人民、国家相统一、创新与就业双赢的全面创新。”[5](曹坤华 2018)“习近平新时代科技思想的重要内容主要体现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6](吴向媛,王磊 2016)“习近平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从科技地位、科技民生、科技发展战略、科技人才与创新以及绿色科技方面展开论述。”[7](张俊杰 2016)“习近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点,尤其是科技发展的伦理导向,认为科技建设的落脚点在于民生福祉;对从事科技事业的专业人才提出坚守道德的要求;探索生态科技发展道路等。”[8](任文华,费艳颖,王越 2017)“习近平分别从科技创新的人才、路径、动力、保障以及目标这五个方面分别论述,这也是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主要内容。”[9](王春法 2017)“习近平同志的科技思想主要包括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人才培养、科技产业优化、国际科技合作、国防科技安全等重大科技命题,并发表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指导观点。”[10]

特征、意义等方面:(罗晖 2017)“习近平的科技思想具有鲜明的特征,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符合科技进步的发展规律,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思想的传承与创新,能够指引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与时代相结合的产物。”[11](陈越,王力年 2017)“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具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即与时俱进性、系统性、开放性、实践性、自主创新性,这五个特征深刻的展现了习近平科技思想的先进。”[12](杨佳祺 2017)“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注着国家未来发展,科技创新之于国家和民族是必要而急切的,时刻关联着民族复兴和党长期执政,所以习近平自始至终都非常重视科技发展。”(张媛媛 2015)“科技创新不仅仅关系到经济和科技自身的发展,而且与民族复兴、‘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培养科技人才是手段也是目的,习近平高瞻远瞩的科技思想给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道路指明了方向,也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技术支持。”[13](成伟荣 2017)“习近平从国家自力更生的角度论述了技术创新,它不仅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也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前赴后继的科技人才,逐步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储备机制,为国家科研转化能力、高精尖产业发展、生态经济打下基础。”(申琳,艾志强 2017)“习近平的科技创新思想也是这一届领导集体的集中智慧和执政理念,从特定角度反映并影响着我国今后的现代化建设。”[14]

我国学者对习近平同志科技思想的研究,绝大部分是以习近平成为国家领导人以来发表的讲话、文章等为主要素材,而这许多新思想和新论断并不是在习近平就任以后凭空产生,而是在其青年时期的地方工作中厚积薄发的产物,因此,既往研究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即没有完整地考察习近平科技思想的形成过程,忽视了习近平科技思想的源头——青年时期习近平的科技思想与实践。基于这种认识,结合青年时期习近平的实践经历研究其科技思想是极其必要的。

1.3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方法。阅读关于青年习近平的采访实录、文献著述资料以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习近平青年时期的科技思想进行整理和归纳,在此基础上做出评述。

案例研究方法。结合青年时期习近平的典型科技实践,重点剖析其在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正定县委书记以及厦门市副市长这些重要岗位上,面临困境时做出的科技抉择,抽象概括出青年习近平的科技思想。

本文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青年习近平的科技思想源于实践,经受了实践的反复检验。

第2章 青年习近平科技思想的理论基础

青年习近平的科技思想萌芽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青年习近平能较早地认识到科技的价值并运用于实践,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指导,和中共历代领导人科技思想的启发。

2.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科技思想

2.1.1来源一:马克思论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

首先,马克思分析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关系,他认为是脑力劳动成就的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大发展。科技沟通了人与自然,将风能、蒸汽力、电能等,转化为社会劳动的助力,使人类劳动摆脱了分散的个体劳动形式[15]。不仅解放了人的双手,而且大大提高了自然条件的利用水平。其次,马克思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工业中采用机器和蒸汽动力时,社会阶级关系、旧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统统经历了革新;地主和小农的对立转化为资本家和工人;封建手工业消失不见代之以工业化量产。这一系列的变革使人类对未来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和信心[16]。最后马克思推论出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革命力量。就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中国四大发明中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就是最好的证明,科学技术既是工具也是追求的目标,既可成为物质力量也是精神文化繁荣的强心剂[17]

马克思阐述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为青年习近平深度挖掘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科技推动产业革命等提供了理论来源。

2.1.2来源二:恩格斯对科技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阐释

恩格斯认为人类的发明创造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都是以一定的自然破坏为代价的[18]。尤其是当资产阶级不计一切追求经济效益时,他们常常目光短浅,只注重短期内最直接的成效,而忽略了短期效应之后不可挽回的长远影响[19]。为此,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的设想中提出要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关系,在实践中努力协调两者的矛盾,包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制度的革新。

恩格斯对于科技与自然的认识是独特而具有远见的,当科技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人类社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之时,恩格斯始终保持着冷静的态度审视着科技这把“双刃剑”,这也时刻提醒着青年习近平,科技运用最终是为了造福人类社会,保护地球生态。

2.1.3来源三:列宁关于科技教育和人才的论述

列宁在苏维埃建设时期就开始重视科技和人才,为此,他提出科技发展的动力主要在于人民群众接受教育并主动创造。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劳动人民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教育水平。充分调动起群众的首创精神和求知热情;改善劳动者的劳动环境和生活条件;破除陈旧的思想观念树立创新的思维模式。科学合理的国民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能力,也有利于维护国民建设事业的组织纪律和国家的团结。此外,还要重视培养各领域专家,科学地指导国家建设[20]

科技人才是科技发挥作用的第一载体,列宁对于科技人才的尊重和培养,对于启示青年习近平组建“人才团”、加强科技人才交流制度建设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2.2中共历代领导人的科技思想

青年习近平科技思想的形成受到多种思想的影响,尤其是两位中共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的科技思想。基于中国的国情,两位领导人对我国的科技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21年到1949年间,中共领导人的科技思想主要围绕政治、根据地经济和战争等方面展开。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十分重视科技工作,主要表现在各个时期他对于科学技术实际功能的表述。毛泽东认为,自然科学具有认识功能,直接反映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从社会层面来说,科学技术能够提高劳动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此外,科技还能够增强军事、提高国际地位。[21]

邓小平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共领导人,其科技思想直接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思想的范式,邓小平的科技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核心科技观集中体现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次是科技宏观发展战略,以及具体的科技政策[22]。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后两个方面都是以科技观为中心展开的,科技观主要包括:科技本身没有阶级性;人类希望的实现离不开科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三个方面。宏观科技发展战略主要包括:科技现代化是关键;抓科技的同时也要抓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技政策思想主要有:第一,基础研究的突破带来生产和技术的巨大进步;第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第三,改革科技体制;第四,自力更生为主,引进技术要善于创新。[23]

毛泽东和邓小平主要从科学技术的地位、功能和作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科技建设的国家战略、人才培育机制、坚持独立自主发展科技等思想[24],青年习近平以此为指导,结合时代背景下与自身实践,创造性的发展成独具特色的青年习近平科技思想。

第3章 青年习近平科技思想的基本内容

青年习近平历经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刻变化,立足于我国建设经济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科技革命的时代浪潮,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青年习近平科技思想,其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技术协作、开放发展的科技共享制度;大胆试验、勇于突破的自主创新精神;造福百姓、重视生态的科技伦理观念。

3.1技术协作、开放发展的科技共享制度

科技共享制度是青年习近平最早实践的科技思想之一,此部分可以从合理组织和利用科技人才、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这两个方面来进行概括和理解。

3.1.1合理组织和利用科技人才

(1)科技人才的价值

科技人才掌握着核心的科学技术,不仅对科技自身的发展方向发挥着巨大的引领作用,而且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和水平,对于引领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双重意义。早在习近平同志青年时期,其对于科技人才的利用和重视就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梁家河知青时期,习近平为解决当地电力不足且缺乏煤炭的困境,亲自前往四川向懂技术的人才学习沼气建设[25];在正定时期,他领导县委制定了《树立新时期的用人观点,广招贤才的九条措施》[26],提出要依靠科学技术人才补足劣势,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予以较高的待遇,奖励科研、新建“人才楼”[27];初到厦门,就从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强调了科技要关怀人才[28]

(2)人才的交流和共享

人才的合理流动是促进科技推广的必要条件,可以大大加强技术成果转化和区域科技合作。人才或者说人才背后的科技得不到共享,甚至核心技术受到保护和限制,都是不利于科技长远发展的。在中国改革开放尚未拉开序幕之时,习近平在七年插队的乡村看到了信息、技术的闭塞,地区科技和人才交流的迫切需求促使他在正定开展工作时亲自“纳贤”,千方百计吸纳科技人才,促进各方人才的调动和智力的引进,使正定这个“高产穷县”成为“高产富县”[29];1985年到厦门后进一步扩大了人才招揽范围,厦门辖区内的大工程项目均充分利用国内外高技术人才资源。开放和共享式的人才制度无疑带动了地区各方面的进步,科技运用的实践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发展。

科技人才的组织和管理是科技体制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要促成微观人才流动,也需要从宏观上引导科技合理布局,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3.1.2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是基于科技可以推动生产力的飞跃,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年习近平面临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为了解决经济困境,同时优化科技资源布局,青年习近平尝试着引导科学技术向基层和艰苦地区流动,并且极力推动跨区域技术联合[30]

(1)引导科学技术向基层和艰苦地区流动

青年习近平恰好经历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这一新的历史阶段,习近平深知科技带动产业发展,产业振兴一方经济,引导科学技术向欠发达地区流动,使科技与经济紧密的结合起来,有助于缩小区域差距,使科技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和百姓服务。这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的源头之一[31]

(2)推进跨区域技术联合

习近平认为,地区间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一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这些差异完全有可能通过科技流动和技术联合实现协作互补。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无疑给了青年习近平实践的机会。在地方任职期间,习近平不仅没有因当地不发达的现状而丧失信心,反而提出了越是不发达越要加强与外部区域的联系、兴办科技教育、传递技术以实现再生产的观点[32]。因此无论是在正定还是在厦门,他都致力于推动多领域的科技合作,将科技视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厦门率先提出岛内外一体开放[33]发展战略。

3.2大胆试验、勇于突破的自主创新精神

自主创新精神是青年习近平科技思想的核心,习近平敢于破除旧观念、合理利用新科技、处理好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关系。

3.2.1敢于破除旧观念和合理利用新科技

创新的道路常常是开辟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习近平早期曾在正定县发展出“半城郊型经济”模式,并以此激励科技工作者解放思想、推陈出新,即便未形成系统的科技创新思想,但已经有意识的在实践中尝试突破旧有观念的束缚,利用新科技来大胆实验、严谨求证。在习近平看来,想要获得发展必须将创新理念灌输到每个科技工作者的头脑中,克服思维惯性和惰性。创新的本质就在于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条件来实现新突破——打破旧思维[34],创造出新事物。为此,习近平还提出了“五破五立”,要勇敢破除旧观念、旧办法、旧框框,大胆采纳好经验、好办法[35]

3.2.2处理好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关系

在引进技术的同时,青年习近平在实践中进一步领悟到,要想突破技术本身,因地制宜地解决问题,必须坚持自主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已经独立自主地取得了很多科技成就,从“两弹一星”、航空航天技术到基础工程建设,无一不是挣脱了技术引进的束缚,依靠自身的努力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样,习近平在地方工作时,秉承技术引进和创新发展的思想,宣扬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信,重视科技研发,为科研和创新提供了丰厚的待遇和设施条件,并积极引导地方企业专注核心技术,增强竞争力,自主创新是提高效益和持久发展的必经之路。

您需要先支付 5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