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残疾叙事的生命伦理观开题报告
2020-02-18 12:14:3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生和死是人作为存在物在时间维度上的两端,具有不可违抗性。“死生亦大矣”是人类共同的迷思与桎梏,在对此岸世界的思考中,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任何一种文化所提供的生活环境,都会催生某些特定的恐惧” ([美]卡伦·荷妮《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而立足于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分化引发各种新的生命态度和心理感受,人的主体性意识高涨,“个体主义伦理话语也导致了人性异化的现实”(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人之“忧生惧死”很大程度上是其心役于物的缩影,是一种感性的冲动,是“理性的匮乏”(吴增基、张之沦:《理性精神的呼唤》),是一场晦暗的本能反抗精神力量的革命。“我们所能感受到的,不现现实本身,而是经过阐释的现实”(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
国内学者对史铁生的生命伦理观作出了讨论与研究。从伤痕、反思到寻根、先锋,史铁生的作品,在文革历史造成的集体性伤痛下、肉体残疾的困境中([香港]陈顺馨《论史铁生创作的精神历程》),寻找生命的出路,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在有限人生中自处与他处的观照角度。他对生命与世界的思考不同于希腊英雄式的自痛苦中勃发出崇高与酣畅,而是一种沉浸式的、肃穆的静观与沉思,显示出“澄明悠远的敬畏感与静穆感”(胡山林:《论史铁生小说的宗教性意蕴》)。“对命运偶然性的观照”( 石杰:《史铁生小说中的宗教精神》)体现了史铁生浓厚的宗教倾向;但这种倾向并非表现为对超验客体的顶礼膜拜与精神寄托,而是体现为一种“原始的情绪” (董萃:《史铁生残疾主题小说的精神内核》),从而实现人对自身存在的领悟与内在超越。
正如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提到:“人的情况和树相同。它愈想开向高处和明亮处,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处,向深处,向恶”;诚然,无法了解生死就无法安于生死,更无法欣赏生死。本文意在从史铁生残疾叙事的主题演变、伦理价值取向、生命观照与宗教关怀等角度,阐发史铁生作品的生命力,理解命运、伦理、宗教、悲剧精神如何在相互抗争实现主体自身之道,为现代人的“此岸”困境提供思考方案。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1.基本内容与目标:
①史铁生残疾叙事及其生命伦理研究的文献综述:文献涉及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与文学批评。其中海外著作7篇,论文2篇;国内著作3篇,期刊论文11篇。
②史铁生残疾叙事的主题演变:分析其作品从伤痕、反思到寻根、先锋的主题演变,自身残疾困境与文革历史伤痛如何交织。
③史铁生残疾叙事的视角与伦理价值取向:探析作者如何看待自身与外界的关系,及其与他人、与社会的相处模式。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 根据选题进行文献资料检索
2. 解读文献资料,界定学术概念,围绕选题撰写文献综述
3. 写作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美]诺尔曼·布朗:《生与死的对抗》,冯川、伍厚惜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美]卡伦·荷妮:《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陈收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3.[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周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