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文学教育类 > 汉语国际教育 > 正文

《说文解字》庄稼类字词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21 16:21:43  

1.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天,地,人和谐一体,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世界观,无论是看待何种事物,我们的祖先都将他们置放到由天,地,人三大要素构成的框架之中来分析衡量,以寻找他们的本质和规律,预示事物发展,从而寻求到人与自然最和谐的相处之道。古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从日常的生活劳作中,通过观察和总结,找寻身边万物与人类自身的联系,从而更好适应自然。最早与我们祖先建立联系的事物离不开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食”,“《汉书·郦食其传》中记载:“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无论是渔猎时代,畜牧时代,还是农业时代,解决“食”的问题始终是人类的生存之本,当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先民们便开始主要通过种植农作物来谋取食物,以获得更好的生存发展。先民的对自然的适应是建立在对自然的敬畏之上,本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把人类自己当作天地万物的一份子的。而当代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变革迅速,我们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我们祖先几千年走过的路,这给我们带来便利,极大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我们似乎用一种粗暴的方式在透支我们的地球母亲,大气污染,水污染,食物污染……连与人本身发展生存息息相关的餐桌都不能确保安全,我们走得太快,硬生生的割断了我们与天地自然万物纯粹的联系,在如何构建“天,地,人”三者的和谐中迷了路。我们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丢失了我们祖先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总结出的最质朴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我们都知道汉字是世界上最富有智慧的文字,汉语言文字的形成和演绎的过程,就是华夏民族五千年探索天地万物与自然建立和谐联系的风雨历程。汉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历史的产物,是古代先民们改造自然,适应自然,创造生活,交流思想传承文化的劳动智慧的结晶。一个汉字就像一幅画,他蕴含这我们祖先生存的智慧,它的形体中汇入了人民群众看待事物,理解事物,衡量事物的基本眼光和共同准则,凝铸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人性之美,掩存着人民群众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及精神家园的依恋情怀。看似平凡的方块字,其内涵的博大精深实在令我们后人叹为观止。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为许慎,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一。《说文解字》为文字之渊海,是一部保存中国上古社会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其表现方式以字型取象,造字的先民“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构成特殊的文化史料。汇通整部说文,九千多个字的字型结构,字词本意,就会构建出中国上古三代以来的整个人文化观念系统,也由此构成了中国上古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

本研究意在通过研究《说文解字》中与人切身相关的庄家类汉字,来找寻我们先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文观念,找寻被我们丢失的先人们看待事物理解事物的方式,从而回归到“天,地,人”三者和谐共处的状态,对现代社会产生一定的警示和启发作用。同时,作为一名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生,想通过本研究唤起我们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解决当下所面对的问题和困扰,也想通过更多的研讨《说文》转变原有的教育教学的方式,从文字的起源处,来进行引导教受,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汉语的学习,这样十分有利于日后他们对于文本的学习和理解,文字和其本身丰富的内涵本是不可割裂的,需要我们来努力,来重新搭建起这层联系,减少类似把“床前明月光”中的“床”理解为“寝具”的文化笑话,让学生学习汉语更深层次的是体悟中华文化。

2、研究意义

汉字是整个中国文化的传承和脉络。从我们这个时间节点,回望华夏民族史,分析研究汉字发展的脉络,沿着汉字演变的历程一路追寻,我们会有这种强烈地感受,看着一个个内涵丰富的汉字,探究他们的构型与意义,就好像与精明的前辈再向我们后辈诉说着他们深刻的人生体会,对于时间自然万物的看法,以及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汉字的表意性就是汉字的灵魂,祖祖辈辈的智慧都浓缩其中,就看我们后辈能不能发现这璞玉,从中找到文化的归宿。

总的来说,本研究截取《说文解字》中庄家类汉字这一小部分,意义在于以下几点。

(1) 理论意义:

第一:引起大众,对于目前发展状况的反思,从先民造字的智慧中,体会先民“天,地,人”和谐共处的理念,找回在迅速发展中丢失了的初心,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方法,从而让我们的社会也更加和谐,响应国家文化强国以及和谐发展的理念。

第二:扎实专业知识,从深层次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好体会中国汉字丰富内涵,从而增强文化自信,更好承担起新一代传播中华文化的职责,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2)实践意义:

第一、为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从词源出解释汉字构型的特点,方法以及意义,更好帮助学生学习汉语,理解汉语;

第二、而对于人而言,文化决定了一个人的深度和底蕴,决定了一个人的眼光和心胸,习性和品德,灵性和智慧。在对古代汉字进行研究的过程也是自己内心感情回归的过程,从先民的智慧中汲取营养,知道自身与世间万物千丝万缕的联系,启迪智慧灵性,可以帮助我更好的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面对世间万物,从而达到内心平和饱满的一种幸福的状态。

二、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首先,在中国知网(CNKI)上对《说文解字》进行搜索,可以发现,对于《说文解字》进行研究的文章有很多很多,在将相关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后,可以看出将研究方向大体的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汉字与文化的联系,如李松音的《浅谈汉字文化》就对汉字与其所代表文化内涵,其中所蕴含的中国先人的世界观进行了阐述。如刘琼的《说文解字》‘艸’部所反映的思维方式,从“艸”部中探究远古先人的思维方式。

二是:分部研究,截取《说文》中某个部首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比如王菲的《说文解字》土部及小大徐本比较研究,对《说文解字》中的“土”部,进行了对比研究,再如董娇燕的《说文解字》竹部自编排体例研究,对“竹”部进行了分析。

三是:对物进行分类研究,截取归纳总结出《说文》中某个种类,进行分析研究。比如李艳的博士论文《说文解字》所收蔬菜及粮食作物词疏解,中就对《说文》中的蔬菜类词进行了细致的归类分析,再如刘晖的《浅析‘说文解字’中.颜色词的特点》专门找出说文中的颜色词进行归类分析。

四是:从历史的维度,对各个时代《说文解字》的发展研究进行了介绍。如王元巾,王晓波的《说文解字》研究综述,就从历史文化脉络的角度对《说文解字》的发展做了阐述,让我们了解了不同朝代,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角度的不同。

五是:对《说文解字》中某个汉字进行研究。例如方子剑的《释“方”字》,专门研究一个汉字“方”,如刘民刚的《说文解字》——“冰”专门研究一个“冰”字。从一个汉字深入分析造字先民造字的智慧以及蕴含在其中的智慧。

近几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的兴盛,出现了《说文解字》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的热潮,如徐英的硕士论文《说文解字》女事字文化及其对外汉语教学,如翟中秀的《对外汉语教学视野下的“居住”义类字研究》。

综上所述,虽然我只截取了一小部分目前对于《说文解字》的研究,但是不难看出,关于《说文解字》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深入,有横向研究,也有纵向研究,有学科交叉研究,也有自《说文解字》本身研究,有对比研究,也有抓住某一个细小的点进行深入挖掘的研究。但是,纵观现有的研究,从文化层面进行古今结合对《说文解字》进行研究,从而达到以古鉴今的目的研究还是有所匮乏的,因此本研究就励志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说文解字》中庄家类汉字的造字文化,体味先民如何在斗争中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达到“天,地,人”和谐一体的最佳状态。同时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从研究中得到今后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学以致用。

{title}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

三、研究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

1、研究基本内容

本论文主要研究庄稼类汉字的造字,主要有“禾”部,“艸”部,以及“木”部,对这三个部的造字结构以及其中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从而归纳出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之法,以供现在的人们学习,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得到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以便将来更好的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

2、技术和措施

本论文首先使用文献法,通过收集、整理、借鉴等方式,对现有的《说文解字》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归纳研究;其次通过文本研究方法,从《说文解字》中挑出“庄家类”汉字,进行分析研究,自我领悟,再结合前人的研究提出自己独有的观点,给我们现代的生活一些智慧的启迪,同时找到一些新鲜的对外汉语的教学方法。本文最主要的是文本研究,具体研究思路如下:

第一、整理分析前人的研究的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一些基本的知识指点;

第二、对《说文解字》庄家类汉字,进行挑选,分析研究;

第三、结合前人的一些理论成果,整合自己分析文本的思路,提出自己的想法

第四、总结以上的分析结果,得出最后的结论。

3、创新之处

与前人研究相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文化层面进行古今结合对《说文解字》的庄家类汉字进行研究,得出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从而达到以古鉴今的目的,同时从对外汉语教学层面,得到一定的启示,方便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

3. 参考文献

五、参考文献

[1] 胡飞.试析中国古代的“天地人”观念[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33(2):229-232.

[2] 李松音.浅谈汉字文化 [J].科学教育家,2008(10).

[3]王元巾、王晓波.《说文解字》研究综述[J] .绥化学院报,2017,37(11):86-90.

[4] 董娇燕.《说文解字》竹部自编排体例研究[J].文教资料,2012(7),33-34

[5] 王菲.《说文解字》土部及小大徐本比较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4.

[6] 李艳.《说文解字》所收蔬菜及粮食作物词疏解[D].浙江.浙江大学,2006.

[7]方子剑.《释“方”字》[J].文教资料,2014(35):17-18.

[8] 刘晖.浅析《说文解字》中颜色词的特点[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 24 (1) :88-90.

[9] 翟中秀.对外汉语教学视野下的“居住”义类字研究[D].山西.山西大学,2016.

[10] 徐英.《说文解字》女事字文化及其对外汉语教学[D].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11] 万莉、胡星. 《说文解字*禾部》字的文化阐释[D].江苏.扬州大学,2009.

[12] 万莉.汉字结构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7):91-92.

[13]刘琼.《说文解字“艸”部所反应的思维方式》[D].广西.广西师范学院,2016.

[14]陈树.《说文解字·木部》与中国古代文化[J].合肥学院学报,2007,24(7).

[15]游修龄.《说文解字》“禾,黍,来,麦”部的农业剖析[J].浙江大学学报,2001,31(5):57-63.

[16]赵宋婷. 《说文解字》人部字研究[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09.

[17]Jian Wang.The Research on Duan Yucai’sConcept of Linguistics----Focus on Shuowen Jiezi Zhu and Jingvunlou Ji [D].ZheJiang. Zhe Jiang University,2016.

[18]XiaoYing Han,The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Ceneral Standard Chinese Characters Table and Shuowen Jiezi. [D].Shan Dong. ShanDong University,2017.

[19] Mining large streams of user data forpersonalized recommendations[J] . Xavier Amatriain. ACM SIGKDD Explorations Newsletter . 2013 (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