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习得“比”字句的偏误分析文献综述
2020-04-14 16:17:34
1、选题目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一股“汉语热”和“汉文化热”。出于各种目的的汉语学习者都对中国文化展现了异常浓厚的兴趣。众所周知,汉语学习难度较大,同时存在着母语习惯、教材影响以及文化冲突,在学习过程中会遇见许多问题和困难。由于“比”字句本身的复杂性与常用性,留学生在使用中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偏误。“比”字句无可避免地成为了一个重要语法点。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有某些联系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形成对事物的认识。是一种较为客观全面的认识方法,在语言的表达中必不可少。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比”字句的表达不可避免。
偏误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不自觉地对目的语的偏离,是以目的语为标准表现出来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这种错误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反应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属于语言能力范畴。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和规律。通过对留学生“比”字句的偏误进行分析,科学的对留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规划,调整教学方法,规避教学低级错误,更好地让留学生掌握“比”字句,进行有效科学的中文学习。
2、国内外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研究现状是从“比”字句的本体研究开始,充分了解“比”字句的结构要求与使用规则。从语料库收集“比”字句的偏误,基于“比”字句的本体研究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及科学的教学建议。“比”字句整体结构上,刘月华(1982)提出比较性质、程度的差别、高低等有两种方式:一是“A(主语) 比 B(状语) 谓语”,其中谓语可以是形容词,“有” 抽象名词,表示心理状态的动词等;二是“主语 A 比 B(状语) 谓语”,用于表示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或位置下情状发生了变动。“比”字句的语义结构上,黄伯荣(2007)关于比较句首先谈到了有“比”字介词短语作状语的比字句,认为其用来表示甲乙两物或两事在数量、性质、程度的差别,也叫差比句。例如“甲比乙大三岁”,相比的甲和乙存在某种差别;还有一些比字句省略了一些成分,例如“她的头发比我长”。“比”字句语用功能中,吕叔湘(1942)指出,要想构成比较关系,必须要表达出“同中见异”或“异中见同”。丁声树(1979)也认为,比字句是指程度上的不同,其用法有两种:一是在同类事物之间进行比较,二是程度高低跟着时间变化。这些都是对“比”字句的本体研究。对于“比”字句的偏误分析,王茂林(2005)利用暨南大学留学生语料库,考查了留学生对比字句的掌握情况,发现他们在比字句用法上主要存在误加、搭配不当、误用、错序和“不比”句偏误等问题。刘红娟(2006)搜集了大量留学生比较句偏误语料,根据汉语本体角度从句法、语义、语用三大维度归纳偏误类别,同时结合母语背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材缺陷等方面探求偏误原由。陶婷(2012)对上海师范大学留学生差比句的习得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着重考察了差比句当中各个小类的教学顺序和学习效果,为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以及具体的教学提供了参考。但对“比”字句国别化研究较为缺乏,本文将对不同国别学生常犯的“比”字句偏误进行分类整理,并对初级到高级学生“比”字句偏误的规律也进行总结。同时,本文也将从留学生常犯的偏误类型出发,并对汉语课堂“比”字句使用情况进行调查,运用所总结的“比”字句偏误规律对留学生课堂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为留学生“比”字句教学提供教学参考。
{title}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1、基本内容:
(1)本文将从汉语规则中了解“比”字句,对“比”字句进行深入的本体研究和历史研究。
(2)将从语料库中收集“比”字句的偏误资料,对“比”字句进行统计的时候,是先将所有的偏误语句整理出来,然后根据所有偏误的特点,逐个归纳总结的,其目的主要在于“纠错”,然后再对偏误进行分类整理。本文一个创新点是分析出不同国家背景下学生的常见偏误类型,以及低级到高级学生的偏误变化规律。
(3)对分析出来的偏误类型进行原因追溯,偏误可能是不同的学习场景、教材、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自身原因造成的。本文将对不同的原因提出不同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