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爱情观的调查研究文献综述
2020-05-16 20:18:37
文 献 综 述
一.相关研究综述
1.主要概念的界定
大学生(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大学生代表年轻有活力一族#183;,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百度百科)
爱情观是人们对爱情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什么是爱情,爱情的本质,及爱情要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的位置,择偶标准,如何对待失恋等.爱情观是人生观的反映.爱情观要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受不同的经济条件,社会制度,及思想文化状态的影响和制约,有着不同的内容,并且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百度百科)
2.前人已有研究述评
大学生爱情观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课题,早在多年前学术前辈们就开始调查论证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性的变化,大学生爱情观时刻发生着变化,而已下的结论是结合了多位学术家以往和现在的所研究出来的共性。
王素珍(2011)[1]对1005 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随机访谈, 发现大学生谈恋爱的目的、动机大多是为了情感的寄托。大部分学生认为, 谈恋爱是情感的依恋, 他们重视恋爱的情感体验,注重恋爱的过程, 对恋爱以后有什么结果并没有太多的思考。
李云霞(2010)[2],李壮(2013)[3],何邵芳,李依潇(2015)[4]等人认为恋爱动机多种多样, 但良莠不齐,。当然男女生的性别差异的存在, 使得他们在择偶条件以及对象应具备的条件上存在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映射出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同,。调查数据的显示, 当代大学生对爱情与事业已有着比较理性的认识。对于当前大学生婚恋, 关键的问题不是去讨论他们该不该恋爱, 可不可以发生性行为, 而是去引导, 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性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大学生在校期间涉足爱情已十分普遍,孔燕(2006)[5],刘彦华; 李鑫; 曾宪翠[6]等人运用问卷调查法得出结论认为对当代大学生爱情观必须深入了解和调查,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收到良好效果。
林艳艳(2008)[7],栾小倩, 曹光海, 李建伟(2008)[8],在研究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的基本状况。通过故事情景投射法对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论大学生的爱情观存在多方面的差异,但总的发展趋势是积极的。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未来街道社工个人职业素质形成分析外文翻译资料
- 为灾后社会发展组织社区 定位社会工作外文翻译资料
- 城市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路径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赛博格宣言:20世纪后期的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外文翻译资料
- 谁接受少数民族的文化?多数群体成员文化适应的人格视角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工作和精神病学视角下战争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初级护理中的生物—心理—社会挑战外文翻译资料
- 网格化管理促进城市社区防治犯罪的实践与思考外文翻译资料
- 社论:COVID-19期间老年人的孤独感和社会隔离——对老年学社会工作的启示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支持与中国农村的“留守”老人:以江西省为例外文翻译资料
- 从抗争到顺应:科层组织视角下的快递员身份认同与行动策略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