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介入文献综述
2020-04-13 15:27:04
文 献 综 述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未成年犯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犯罪群体,从社会学、犯罪学的观点看,未成年人的品性如同一张尚未定型的图画,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一方面,因为对社会的认知比较片面,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但同时,只要能给他们一个较好的环境,犯罪后较成人更容易取得教育、改造的效果;反之,若不采取有效的挽救措施,则容易再犯,且手段更加残忍,社会危害性更大。
有人认为,未成年人犯罪中,加害和受害是同时存在的。
对于一般罪犯来讲,能做到罚当其罪就行了,可对于未成年罪犯,就不能满足于简单的定罪、量刑。
目的刑论(亦称”相对主义”、”预防论”)认为,刑罚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有为了实现预防犯罪之目的,在预防犯罪所必要而且有效的限度内,动用刑罚才是正当的。
对于未成年犯罪人而言,监禁刑更多地意味着消极性。
对于未成年犯罪人尽量避免监禁,已经成为各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共同理念。
将未成年犯长期监禁与社会隔离,一方面会使其脱离社会,另一方面也会因为”交叉感染”,受到更多不良影响。
为了避免未成年犯在监狱刑罚执行后再社会化的缺陷,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甚至成为惯犯和累犯,因此,社区矫正为探索未成年犯的改造与回归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一方面,可以使其减轻对社会的抵抗情绪,另一方面,也能在互相谅解的基础上,促进未成年犯与社区的融合。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未来街道社工个人职业素质形成分析外文翻译资料
- 为灾后社会发展组织社区 定位社会工作外文翻译资料
- 城市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路径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赛博格宣言:20世纪后期的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外文翻译资料
- 谁接受少数民族的文化?多数群体成员文化适应的人格视角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工作和精神病学视角下战争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初级护理中的生物—心理—社会挑战外文翻译资料
- 网格化管理促进城市社区防治犯罪的实践与思考外文翻译资料
- 社论:COVID-19期间老年人的孤独感和社会隔离——对老年学社会工作的启示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支持与中国农村的“留守”老人:以江西省为例外文翻译资料
- 从抗争到顺应:科层组织视角下的快递员身份认同与行动策略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