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 > 正文

电子支付对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0-04-20 13:04:02  

1.目的及意义

(1)目的及意义:

电子支付近年来在我国呈现飞速发展趋势,成为现今国内主流的支付方式之一。电子支付相对于传统的纸质货币支付具有携带方便,支付快捷,高效,成本低廉等显著优势。电子支付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消费和和支付方式,以及持有金融资产的结构和方式,并对传统的货币系统产生了冲击。作为电子支付的一个重要载体之一的互联网金融,如阿里巴巴,京东等实现的巨大交易额更加大了电子支付对货币系统的影响,使得电子支付对我国货币政策组成的要素:基础货币、货币乘数等,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时滞现象以及传导机制作用的途径,如利率渠道,信贷渠道等产生巨大影响。而电子支付作为不同于传统纸质货币的支付方式对于我国目前实行的货币政策和经济体制将产生冲击,可能导致货币政策在传导的过程中出现失灵。电子支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在于其金融创新手段避开了传统金融体系的部分问题和缺陷。对电子支付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于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和经济的快速蓬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探究新兴的电子支付对传统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哪些现象、因素、环节和主体产生影响,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国内外现状:

自电子支付兴起以来,全球数字支付交易量继续保持增长。2014年至2015年,全球非现金业务交易量增长11.2%,达4331亿笔,为十年来最大增幅。发展中市场以21.6%的增速助推了这一增长。2014年,成熟市场增长6.8%,名义增长率超6%。 《2017年全球支付报告》(WPR 2017)预计,从2017年到2020年,全球数字支付交易量平均每年增长10.9%,2020年将达到近7260亿笔。以中国和印度为首的亚洲新兴市场的交易量预计将增长30.9%。据估计,2015年至2020年,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公共机构在全球范围内的非现金批发业务交易量的CAGR将达6.5%,超过1220亿笔。

电子支付中的第三方支付的国内整体行业格局相对稳定,支付宝稳居龙头地位。艾瑞发布的2017Q2中国第三方支付季度数据报告显示,2017Q2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7.1万亿元,同比增长54.3%,环比增长10.9%。报告显示,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竞争格局略有调整,支付宝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电子支付的比重在不断扩大,但在小额交易中,现金任是主流方式。2017的全球支付报告指出,移动、互联家居、娱乐和媒体有望在未来推动非现金交易的增长,此外,非接触技术、可穿戴设备及增强现实等也将成为增长的动力源泉。

大型企业B2B支付数字化程度的提高正在影响地区发展的趋势。在成熟亚太市场,中小型企业正在使用数字发票、虚拟支付卡以及基于云的财务和会计管理。在新兴亚洲市场,记账卡在大型企业中广受欢迎,有助简化供应链支付流程,保障交易的安全。

{title}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

(1)基本内容和目标:

论文的基本框架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电子支付的基本情况。主要介绍电子支付的概念,特点,兴起和国内外发展现状,第二部分梳理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第三部分主要分析电子支付的繁荣对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产生的影响。将分别从货币政策的组成因素,不同的传导途径渠道和传导环节进行具体探究。第四部分对未来如何更有效地实现货币政策传导提出建议。

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