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期货市场体系建设与产品创新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0 16:43:42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目前,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期货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主要体现在:国内金融期货品种少,而国外的金融期货品种则较为齐全,包括利率期货、外汇期货、股指期货等;由于国内政策尚未完全放开,机构投资者对金融期货的参与程度还不够高,而在国外成熟市场,参与主体一般为机构投资者;国内的金融期货交易机制、监管体系和结算体系等尚不完善,从而很难实现价格发现、资源配置和套期保值等功能,从而使得金融期货产品创新存在许多难点。本文从现实角度出发,借鉴国外金融期货市场体系的建设,结合本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为完善国内金融期货市场体系提出合理的理论依据。金融期货是资本市场体系中重要的一环,针对我国金融期货品种单一的问题,进一步的金融产品创新势在必行。金融期货产品创新对于完善中国期货市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产品的多样化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选择方向,提高市场主体风险管理水平。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实际价值。2012年9月17日正式对外公布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继续加强金融期货市场建设,在确保股指期货平稳运行的基础上,适时推出国债期货,积极稳妥发展其他权益类金融期货期权产品,以及利率、外汇期货期权产品等金融衍生品。”可见,对于此课题的研究符合国家经济政策的研究方向,符合国家的经济战略意图,为国家金融领域的建设提供了更好的理论支持,并对完善我国金融期货市场体系,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文 献 综 述
上世纪60年代起,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固定汇率制度的瓦解催生了金融期货这一重要金融衍生工具。而后西方货币体系和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此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也发生了重大变革,金融期货产品不断推陈出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金融期货也成为发展的重点。20世纪90年代金融期货在我国就已经进行了试点,但也只是昙花一现。1992年7月,中国开始试办外汇期货,由于各种原因的制约,外汇期货交易试点了一年多,就受到了比较严格的管制,中国外汇期货试点实际上处于停顿状态。中国国债期货是1992年12月由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的,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体制、监管等方面的缺陷,国债期货发展不合理,最终导致”3.27”国债期货事件的发生,致使中国国债期货市场被迫关闭。2010年4月8日,股指期货正式启动,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上市交易。股指期货的成功上市标志着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诞生,也标志着资本市场改革翻开了新的篇章。时隔2年,国债期货仿真交易测试已于2012年2月13日启动,国内金融期货市场体系建设与产品创新成为众多人议论和研究的话题。对有关金融期货市场体系建设与产品创新的主要文献资料进行论述,不仅可以使国内外学者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状况和脉络,也可以为国内学者研究本国金融期货市场及产品创新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
(一) 国外关于金融期货市场的研究
1. 期货监管体系研究
Nance(1993)认为,对金融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监管可以降低财务困境发生的可能性,从而降低预期财务困境的成本,提高公司价值;1994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和国际证券业协会组织联合发布了对衍生工具风险监管的规定,其中一项包括建立一个由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监管的整体框架。在监管体系中,熔断机制是一个研究的重点,Greenwald ,Stein(1991)提出熔断并不是要减缓由于基础价值变动而导致的价格调整,而是要平衡信息的充分披露与及时交易之间的关系;Subranhmanyam(1994)建立了一个跨时期的单一市场模型和单时期的跨市场模型来分别是指熔断机制的作用。
2. 期货结算体系研究
由中银行行长和部分国际金融领域的知名人士成立的30人小组(G30、1989)提出了九条清算交收标准;Yuval Millo,Fabian Muniesa,Nikiforons S. Panourgias (2005)系统分析了结算机构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期货保证金作为防范期货结算风险的重要手段,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Bernanke(1990)指出结算机构的介入使得交易者无需担心交易对手方的信用状况,结算机构所提供的担保会吸引投资者的参与,提高市场流动性,而保证金则是结算机构控制违约风险的第一道屏障;Telser(1981)指出不同的经纪公司或结算机构根据风险和市场环境来调整保证金水平,市场参与者会选择保证金要求最低的经纪公司,因此,政府无需干预保证金的计算,市场竞争会自动实现均衡。
3. 金融产品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