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 > 正文

区域信用风险传染的协同监管研究毕业论文

 2022-01-05 19:53:17  

论文总字数:23519字

摘 要

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虽然有着相同的制度环境和文化背景,但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各地商业文化等存在巨大差异,从而造成不同区域信用风险,并进行传染。预防和管理该地区的信用风险对于帮助该国的经济发展,建设区域融资能力以及为投资者识别风险是一个很好的参考。研究区域信用风险传染也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分析区域的信用状况,监管各区域的信用风险,避免传染。本文为了更好地研究区域信用风险传染,在结合前人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不同区域信用风险及其传染特征,例如区域金融风险传染,区域政府融资风险传染,区域文化环境风险传染,它们有共性的特征,也有个性的特征。其次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区域信用风险传染的形成机制,金融发展水平,地方债务水平,企业发展环境,都是区域信用风险传染的形成因素。最后在对其形成机制的分析基础上,对区域间如何进行协同监管信用风险传染提出一些建议,联合银行,政府,企业等,从各方面协同建立监管机制,防范信用风险传染的产生。

关键词:区域信用风险 风险传染 区域协同 监管风险

Regional credit risk contagion and coordinated supervision mechanism

Abstract

China has a vast territory. Although all regions have the sam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there are huge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government finances, and commercial cultures in various regions, resulting in different regional credit risks and infections.Preventing and managing credit risk in the region is a good reference for helping the country ’s economic development, building regional financing capabilities, and identifying risks for investors.Studying regional credit risk contagion also helps the government to better analyze the regional credit situation, monitor the credit risk of various regions, and avoid contagion.In order to better study the regional credit risk contagion,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redit risk of different regions and their contagious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is of combining with their predecessors. There ar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regional credit risk contagion from a macro perspective, financial development level, local debt level,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re all the formation factors of regional credit risk contagion.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coordinate the supervision of credit risk transmission among regions. United banks, governments, enterprises, etc., cooperate to establish a supervision mechanism from all aspects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credit risk transmission.

Keywords: Regional credit risk;Risk contagion;Regional collaboration;Regulatory risk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 选题的背景 1

1.2 选题的意义 1

1.2.1 理论意义 1

1.2.2 实践意义 2

1.3 论文研究框架 2

1.3.1 研究思路 2

1.3.2 研究框架 2

1.3.3 研究方法 3

1.4 拟创新之处 4

第二章 文献综述 5

2.1 信用风险传染的定义及特征 5

2.2 信用风险传染的影响因素 5

2.3 信用风险的传染机制分析 6

2.4 区域信用风险传染的分析 6

2.5 信用风险传染的防控监管 7

第三章 区域信用风险传染的类型及特征 8

3.1 区域金融信用风险传染 8

3.1.1 区域金融信用风险相关概念 8

3.1.2 区域金融系统信用风险传染的特征 8

3.2 区域政府融资信用风险传染 9

3.2.1 区域政府融资信用风险相关概念 9

3.2.2 区域政府融资信用风险传染特征 9

3.3 区域文化环境信用风险传染 10

3.3.1 区域文化环境信用风险相关概念 10

3.3.2 区域文化环境信用风险传染特征 11

3.4 本章小结 11

第四章 区域信用风险传染的形成机制 12

4.1 金融发展水平 12

4.1.1 银行信贷水平 12

4.1.2 企业担保链条 13

4.1.3 区域信用交易市场 13

4.2 地方政府债务水平 13

4.2.1 债务期限错配 14

4.2.2 土地价格波动 14

4.2.3 信息不对称 15

4.3 区域企业发展环境 15

4.3.1 外部政策环境 16

4.3.2 民间借贷环境 16

4.3.3 文化环境 17

4.4 本章小结 17

第五章 区域各部门协同监管的建议 18

5.1 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健全金融市场体系 18

5.1.1 提高银行资产质量,严格保证信贷品质 18

5.1.2 加强企业风险源监测,预警企业担保链风险 18

5.1.3 评估信用交易资信,防范信用交易风险 18

5.2 加强地方债务管理,完善融资平台监管 19

5.2.1 加强信息披露工作,探索多元融资渠道 19

5.2.2 规范地方投融资平台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19

5.3 建设区域信用环境,促进企业稳健发展 20

5.3.1 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形成风险预警机制 20

5.3.2 完善民间借贷监管体制,推进民间借贷利率市场化改革 20

5.3.3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培养企业诚信环境。 20

5.4 本章小结 21

参考文献 22

致谢 26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市场经济的稳健发展需要有效的规避信用风险,信用危机是资本市场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对很多大型金融机构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得各大资本市场纷纷被曝出信用风险的问题,最终此次危机蔓延至全球,全球资本市场为之震动。因此,信用问题引起了资本市场上企业家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为此我国开始进行经济转型,合理分配资源,调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因而导致一些产能过剩行业,例如钢铁,煤炭,制造业等行业的经营状况不佳,从而使得企业的信用品质逐渐下降,信用风险不断增加,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和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不良风险将得到监管层和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但企业信用风险具有传染性,当一个企业的信用资质发生恶化,与其有紧密合作联系的企业也会因各种途径受到传染,从而导致其他企业也出现信用风险危机,而这种信用风险不仅会跨企业传染,也会跨行业、跨区域传染。从宏观角度来说,在一个区域内发生了信用风险,不仅会在此区域内不断传染,同时也会因区域之间的不同联系,而从一个区域传染至另一个甚至多个区域。2018年以来,我国很多领域爆发了信用风险,例如企业信用债违约、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问题、担保圈风险等,并且这些信用风险呈现出区域间的相互交叉、扩散传染的趋势。

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23519字

您需要先支付 5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