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港口群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2020-04-19 21:11:0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加速,港口在国家国民经济发展中承担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港口这个平台汇聚了人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各种生产必要元素,各种资源也不断在这里得到优化配置,大大促进了港口经济腹地城市乃至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而港口群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由若干个部分功能或全部功能可以被彼此替代的个体港口相互作用,逐渐演化而形成的特殊群体系统。港口群的出现反映了相邻港口在区域经济上主动寻求的相互联系,一方面有利于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符合运输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另一方面也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环渤海港口群、珠江三角洲港口群、东南沿海港口群、西南沿海港口群这五大区域港口群,全国的港口布局已经形成初步的结构。但在港口群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重复建设、资源配置失调等问题。因此,研究如何衡量港口群内港口之间的合作深度、竞争强度与发展协调度以及采取何种方式来协调港口群内各港口的运作无疑对港口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确立了“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战略,2012年2月,武汉、长沙、南昌三省会城市签署《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合作协议》,三省地方政府首次正式明确提出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1]。2017年12月7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了《中三角蓝皮书: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报告(2017)》,报告指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应以省会为龙头,推进六个一体化,其中交通发展一体化就是重点深化武汉港、宜昌港、岳阳港、长沙港、南昌港、九江港等主要港口之间的合作,构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紧密协作的长江中游港口群[2]。同年12月12日,湖南长沙召开了长江中游城市群水运合作第三次联席会议,共谋长江中游城市群水运发展大计,并签署水运合作备忘录[3],据悉,该合作备忘录的签署,势必助力长江中游港口群一体化“抱团”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借鉴国内外一些港口群成功发展的实例,不断完善港口群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结合长江中游主要港口的发展现状对港口群发展的协调状况进行评价,根据结果分析长江中游港口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对于促进长江中游港口群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长江经济带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基本内容
本文通过对长江中游港口群各主要港口自身特点的分析,建立港口群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并系统地搜集近十年来各港口的各项指标数据,计算长江中游港口群的耦合协调度,实现对该港口群内港口之间的合作深度、竞争强度与发展协调度的量化分析,并根据计算结果分析长江中游港口群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具体思路如下:
第1章 绪论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3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4—6周:收集资料、计算有关数据、进行有关内容的设计 ;
7—10周:撰写论文初稿;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吴传清,黄磊. 演进轨迹、绩效评估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绿色发展[j]. 改革,2017(03):65-77.
[2]梁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报告》:推进交通发展一体化[n].上海证券报,2017-12-07.
[3]记者 胡逢 通讯员 孙巍. 长江中游港口群一体化“抱团”发展[n]. 中国水运报,2017-12-1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