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背景下农民的土地依赖情感研究文献综述
2020-06-24 19:47:56
文 献 综 述 改革开放开始后,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分别出现了一次下海潮,这些人为了把握时代契机,改变现有的、单一的以农业为主的生存模式。
在这下海潮中,有人因此成为了企业家,商业领袖,获得了极高的美誉度。
这对于剩下的固守土地的农民来说,不可不称之为心灵上的巨大冲击,认为土地是生存发的唯一途径的观念被摒除,他们跃跃欲试,同样希望做出改变,对于土地的依赖开始产生了新的变化。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在政府的引导下,农村土地征收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杨世建,2011)。
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变得不再单一,不断呈现出多元化的生产生存模式,土地不再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手段。
工业化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致使我国对于非农用地的需求急剧扩大,政府加大了对土地的征收力度。
在政府强制征收土地的模式下,有的农民不得不离开土地,寻找其他谋生手段。
农民的经济收入形式变得多样化,特别是非农收入的增加,使得农民不仅仅是依赖种植农作物来保障正常的生活水平。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农民在土地被征收后对农村经济收入、村庄政治结构、农村精神面貌、农村环境等几个层面的分析,结合相关学者的文献资料以及历来有关土地征收方面的实证分析(蒋占峰,2015),进一步洞悉土地征收给农民所带来的情感变化,以期把握其土地依赖情感变化,制定良好全面的土地征收策略。
一、国外土地征收背景下相关研究现状 国外多数发达国家实行土地私有制(孟繁元,2013),土地为个人所有,拥有者对土地的依赖自不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