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管理学类 > 人力资源管理 > 正文

制造业升级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2020-05-26 20:41:59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是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每次产业升级都伴随着制造模式的改变,生产设备及工艺也随之改变,因此员工与工作任务的关系也发生了必然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制造业升级过程中不断变迁。探究前三次工业革命进程中造成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变化的关键因素对于预测工业4.0时期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具有重大意义。为了总结前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发展规律,需要探究前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经济发展水平、方式及特征带来的企业运行模式的变化,从而探讨岗位以及人和岗位关系的变化。以此得出制造业发展变化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影响的规律,从而据此探索工业4.0时期企业运行模式及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因此对前三次工业革命制造业的演化升级经验的归纳总结是探索新工业革命的必经之路。

一、三次工业革命发展历程的回顾与述评

通过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探究,白雪(2004)发现各国开始工业革命的时间存在差异:英、法、美等国赶上了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半叶的现代化的头班车。德、日、苏联等现代化”后进国”的工业革命起源于19世纪后半叶。而现代化的迟到国则于20世纪后半叶才开始进行工业革命[1]

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带来生产方式的巨大改变。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从农牧民转变为驱动无生命机器的操纵者”[2]。臧志军(2015)同样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机械制造设备取代人工,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是采用电力驱动产品的大规模生产[3]。贾根良(2013)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导致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的深刻变革,大量重复性劳动岗位将被机器人替代[4]。贾根良(2014)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本质进行了概括,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资本替代体力劳动不同,第三次工业革命在本质上是对人的脑力劳动的替代[5]

生产方式的改变必然带来企业组织结构发生变化。杜传忠和王飞(2015)和戚聿东和刘健(2013)对三次工业革命中组织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主要是机械化、规模化和体系化的工厂组织模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组织结构则主要为垂直结构、中央集权的大企业集团;到第三次工业革命则发展为网络状模块化的生产网络。当然组织模式的变化也带来管理模式的不同[6][7]。美国企业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专业化程度很低,不重视企业内部组织设计、不运用数字统计、成本核算方式。[8]。金碚(2015)研究发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工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大为提高,并形成了工厂企业的科学管理方式,通过详尽的工作说明来减少工人的操作程序以提高工作效率[9]。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开始出现独立的人事管理部门。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工业革命发展的根本要素,史旦旦和马洁红(2010)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机械化、工业化技术迅速取代农业、手工业技术[10]。杜传忠和王飞(2015)认为电力照明、铜电解工艺和染料工艺的出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条件[11]。, 2012年4月英国《经济学家》 杂志发表其编辑保罗#183;麦基里《制造和创新:第三次工业革命》一文,保罗#183;麦基里认为,新材料、打印、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以及基于互联网的众包、社交型制造和持续生产模式,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基石。

工业革命过程中带来的劳动力变迁成为学者关注的话题。蒋科(2012)把德国的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同欧洲一些国家进行比较和研究,认为多数情况下,制造业升级过程中必然会引发劳动力技能匮乏,因而对劳动力的培训成为国家、企业重点投入的环节[12]。叶林峰(2014)对工业革命进程中的职业教育进行了探究,认为职业教育内容上以传授职业技能为主,形式上融入生产活动。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扮演者举足轻重的作用[13]

二、工业4.0特征分析的回顾与评述

工业4.0是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概念,引起了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关注。

丁纯和李君扬(2014)在探究德国工业4.0的前景时提出工业4.0的核心是”智能+网络化”,通过虚拟#8212;实体系统构建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的目的[14]。杜传忠和杨志坤(2015)对工业4.0概念进行归纳,从德国工业4.0的关键技术、战略核心、两大主题以及系统功能出发,认为工业4.0战略作为一项整体优化战略,能通过充分利用德国技术和知识方面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掘现有技术和经济的潜能[1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