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信用评价研究开题报告
2020-05-01 08:50:5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目的
随着互联网信息平台对信息越来越强大的搜集、处理、传播能力和广泛的受众群体,其为企业发展创造了空前的便利,提供了包括技术、市场等在内的一系列支持,因此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受到了各行各业的青睐和重视。这其中,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结合的最好的无疑是金融行业。1997年,招商银行最早建立属于自己的官方网站,标志着中国首例“网上银行服务系统”正式搭建成功,互联网技术得以和金融行业相连接,二者的结合构成了我国早期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进入2l世纪以后,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兴盛,互联网技术得以和电商平台相融合,催生了诸如“支付宝”等系列三方支付及“余额宝”等网络理财平台,从而使互联网金融进入迅速扩张期;近几年,大数据、云计算、搜索引擎和移动支付等技术的发展更是为互联网和金融业架构了一座沟通桥梁,使得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内涵得以拓展,第三方支付、p2p融资、众筹融资等新兴企业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大大丰富了我国金融业的范畴,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又一催化剂。凭借着巨大的受众群体、较低的运营和管理成本以及迅速便捷的服务模式,互联网金融业经产生就取得了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给传统金融造成了猛烈的冲击。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1)研究内容
论文以我国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的信用评价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概念与特点、发展历程、主要运作模式等进行全面介绍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恰当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logistic非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将对实证结果进行检验以判定实证处理是否有效。具体结构安排如下:
第1章 绪论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4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目标,了解研究所需数据资料的搜集方式与分析工具的使用。
第5周:确定研究内容,完成开题报告。
第6-7周:进行研究内容的理论分析,并收集研究数据;开始外文资料的翻译。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迟永慧.第三方移动支付的风险与监管对策[j]. 现代管理科学,2016(11)
[2] 彭景,卓武扬.我国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特征、成因及监管[j]. 西南金融,2016(10)
[3] 陈一鼎,乔桂明.“互联网 金融”模式下的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研究[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