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等新兴支付方式的兴起对银行间市场利率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1-12-28 20:50:24
全文总字数:2424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文选题的主要目的在于:其一,搜寻近年来出现的一批新兴支付手段,通过对这些支付手段的分析,发现其运行的一系列原理。譬如,这些新支付手段集资所提供利率的浮动情况以及这些新支付手段与商家合作的方式影响人们对其投资的兴趣程度;
其二,利用在银行工作的便利,去各大银行风投部搜寻近些年银行间市场利率的数据,并且联系新支付手段兴起这一因素运用模型进行具体分析。
本文选题的意义在于:通过利用估计利率模型的数据,揭示中国银行间市场利率的一些动态特征,包括显著的均值回复效应、双曲模型描述其动态变化的最佳单因子利率模型、利差特征和跳跃特征。而shibor模型分析新支付手段兴起对银行间市场利率的影响,从而展望未来二者发展趋势,以及根据新支付手段兴起对银行间市场利率影响,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包括新兴支付手段兴起的背景与近些年发展情况,同时简单阐述银行间市场利率这几年的变化趋势情况;
第二部分列出在银行风投部门搜集的银行间市场利率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影响银行间市场利率的因素。运用估计利率模型的数据,揭示中国银行间市场利率的一些动态特征,包括显著的均值回复效应、双曲模型是描述其动态变化的最佳单因子利率模型、利差特征和跳跃特征,并在理论上做出解释。同时这一部分会将新兴支付手段兴起与银行间市场利率的变化进行联系;
第三部分以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为分析目标,运用shibor模型分析银行间市场利率与新型支付手段之间的联系,并得出结论;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实施方案:论文多采用模型阐述,在分析近几年银行间市场利率动态变化时,利用估计利率模型的数据,揭示中国银行间市场利率的一些动态特征,包括显著的均值回复效应、双曲模型是描述其动态变化的最佳单因子利率模型、利差特征和跳跃特征,并在理论上做出解释。而在研究银行间市场利率和新支付手段关系时采用shibor模型。同时,论文采用数据多从银行风投部门实地记录而得,比较有说服力。进度安排:3月1日至3月10 日完成背景部分,包括新兴支付手段的发展情况,近年来银行间市场利率变化情况;
3月10日至3月31日完成全文框架并搜集数据,包括搜集近年来新支付手段的发展情况,以及利用在银行上班的便利,搜集近年来银行间市场利率的数据;
4月1号至4月10日阅读相关文献,写好两个模型部分,包括:利用估计利率模型的数据,揭示中国银行间市场利率的一些动态特征以及shibor模型;
4. 参考文献
[1]乔海曙,李颖.余额宝的鲶鱼效应、存款利率市场化及其应对[j]. 当代经济,2014,08:41-49.
[2]邱勋.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启示[j]. 新金融,2013,09:50-54.
[3]刘珠珠,唐金萍.“互联网 ”时代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的应用与比较——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4: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