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对柔性玻璃性能影响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0-04-24 10:16:1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柔性玻璃,是指厚度≤0.1mm的超薄玻璃,其组成主要是普通钠钙玻璃和无碱玻璃 。柔性玻璃不仅具有玻璃的基本特性,如高透明性、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等,还具有薄型质量轻等特点。柔性玻璃在显示屏、电子通讯、照明、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从而使得超薄玻璃将成为一种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的全新的材料。
目前,柔性玻璃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美国康宁公司、日本旭硝子公司和德国肖特基公司,均在2013年先后制造出了柔性玻璃,但目前尚无产品问世。国内超薄玻璃研究起步较晚,我国目前只能稳定量产厚度为0.2mm的普通钠钙硅玻璃和厚度为0.3mm的无碱超薄玻璃,还没有企业报道能够生产0.1mm以下的柔性玻璃。
目前我国的柔性玻璃还处于研究建设阶段,与我校合作建立的沙河玻璃研究院内就已搭建了狭缝下拉法柔性玻璃制备平台。狭缝下拉法是将熔融玻璃液注入铂金槽中,使玻璃液从槽底的狭缝流出,利用自身重力及拉边机拉力拉制而成柔性玻璃。在这个过程中,玻璃厚度根据熔窑的拉引量、狭缝大小及下拉速度来控制。2017年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已持续拉制出有效宽度120mm、厚度薄至0.08mm的柔性玻璃。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一)样品制备:本实验采用50×22×0.1mm的钠钙硅玻璃片,在超声波清洗机进行清洗,风干,备用。
(二)离子强化:
(1)采用kno3熔盐,在390°c、410°c、430°c、450°c、470°c度的条件下保温6h,制得样品,进行测试,根据结果选取最佳温度条件。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3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内容,了解研究所需的药品、试剂、实验设备和器材。确定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第4-12周:样品制备与测试。在制备与测试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记录,略微调整,完善测试方法。
第13-14周:完成并修改毕业论文。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陈福,武丽华,王迎春.柔性玻璃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j].玻璃,2017,44(11):15-17.
[2] 谢军,郭卫,司敏杰.柔性玻璃弯曲断裂的研究分析[j]. 玻璃,2016,11:8-11.
[3] 闫建华,段正康,章泽成,等. 玻璃化学强化用硝酸钾盐浴失活原因分析[j]. 硅酸盐通报,2015,34(2):438-443.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改善锂离子电池中硅基负极存储性能的策略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通过添加压电材料BaTiO3提高大功率锂离子电池的微米级SiO @ C/CNTs负极的电化学性能外文翻译资料
- Pd和GDC共浸渍的LSCM阴极在固体氧化物电解池高温电解CO2中的应用外文翻译资料
- 利用同步回旋加速器粉末衍射的方法来研究在有其他物相的情况下C4AF的水化作用外文翻译资料
- 外国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现状外文翻译资料
- 含石蜡基复合材料的多壁碳纳米管的热性能外文翻译资料
- 矸石电厂炉渣机制砂的应用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机动车螺旋弹簧的失效分析外文翻译资料
- 从废阴极射线管和锗尾矿制备高强度玻璃泡沫陶瓷外文翻译资料
- 作为导热液体的液态金属在太阳能储热中的应用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