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文献综述
2020-06-07 21:25:30
虽然锂硫电池的理论比能量密度高达2500 Wh kg-1,但自1962年被发明以来[1],锂硫电池仍未能完全商业化应用。
首先,由于锂硫电池内部反应反的应物与产物密度相差大,所以反应伴随着约80%的体积变化。
其次,硫和反应终产物硫化锂导电性均很差,所以必须添加如碳等助导电材料。
除此之外,锂硫电池中还存在多硫化锂(Li2Sn,n#61619;4)的”穿梭效应”,且已经成为了抑制锂硫电池发展的问题关键[2]。
在锂与硫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多种价态的中间产物多硫化锂。
但是多硫化锂的绝缘性使硫深度还原从而最终生成小分子硫化锂Li2S变得困难。
活性物质硫的利用率因此下降,速率容量也因此降低。
极性有机溶剂,如1,3-二氧戊环(DOL),1,2-二甲氧基乙烷(DME)和四乙二醇二甲醚(TEGDME)等醚类溶剂的使用能缓解这个问题。
虽然醚类溶剂能有效溶解多硫化锂,但是多硫化锂也会随着电解液穿透隔膜生成低价态、不溶的Li2S2和Li2S沉积在锂负极的表面。
同时,因为浓度梯度的存在,低价态的多硫化锂会扩散回正极,被氧化回高价态,如此将在正极与负极之间发生”穿梭”,形成”穿梭效应”。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改善锂离子电池中硅基负极存储性能的策略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通过添加压电材料BaTiO3提高大功率锂离子电池的微米级SiO @ C/CNTs负极的电化学性能外文翻译资料
- Pd和GDC共浸渍的LSCM阴极在固体氧化物电解池高温电解CO2中的应用外文翻译资料
- 利用同步回旋加速器粉末衍射的方法来研究在有其他物相的情况下C4AF的水化作用外文翻译资料
- 外国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现状外文翻译资料
- 含石蜡基复合材料的多壁碳纳米管的热性能外文翻译资料
- 矸石电厂炉渣机制砂的应用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机动车螺旋弹簧的失效分析外文翻译资料
- 从废阴极射线管和锗尾矿制备高强度玻璃泡沫陶瓷外文翻译资料
- 作为导热液体的液态金属在太阳能储热中的应用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