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土木建筑类 > 建筑学 > 正文

安徽寿县古城研究型城市设计毕业论文

 2021-03-28 23:01:15  

摘 要

关键字:历史城区,城市设计,楚文化,湿地生态

Abstract:Shou county ancient city of the combination of special features, chu culture and considering the local water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continuation of shou county,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he ancient city of historic waters space environment, set up a combination of chu culture and wetland ecology, combined with city landscap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GuChu culture tourist area.Design concepts combined with chu culture and history of water environment, the ancient city of landscap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defined as \"root\" renewal \"continue\".

Key words: historical distract,urban design,Chu culture,wetlands ecology

  1. 设计背景与依据

1.1、设计背景

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东邻长丰县,北与淮南市、凤台县毗邻,西北邻颍上县,西靠霍邱县,南与六安市、肥西县相连。地处江淮丘陵与淮北平原之间,地势南高北低。淠河流经寿县、霍邱两县之间,在正阳并入淮河,东淝河经瓦埠湖至八公山入淮河;还有淠东、瓦西、瓦东等干渠、支渠构成的灌溉网。湖泊水库有瓦埠湖、安丰塘等。

寿县是国务院1986年公布的全国62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是“淝水之战”的古战场。宋嘉定时期的古城墙是全国保存较好的古城墙。安丰塘(芍陂)是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胜古迹还有蔡侯墓、廉颇墓、楚王墓、淮南王刘安墓、宓子墓、报恩寺、清真寺、孙公祠、文庙、陈玉成囚室、状元府、淮王丹井等古建筑群,八蜡庙、斗鸡台、团城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已初步形成了八公山国家森林公园、寿州古城和安丰塘三大旅游景区。
  寿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安徽省重要旅游城市,在县城3.65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内,居住了近12万人口,人口密度罕见。寿县古城墙为全国七大古城墙中唯一保存较完好的一座宋代城墙,砖壁石基,周长7147米,古城面积约为356公顷。

1.2、设计依据

此次设计主要根据的依据为: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2005年版)

2、《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林湿综字[2010]7号)

3、《安徽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年版)

4、《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2011年版)

5、《寿县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2006年版)

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实施条例》(2003年版)

7、《宜城历史街区城市设计任务书》

8、其他设计要求、规范、规定

  1. 设计范围

考虑到古城的历史城区范围,以及周边的历史环境,城市设计的范围为古城墙内部范围,以现有城墙为界限,设计面积为365公顷。

  1. 设计目标

3.1、主题

设计主题是湿地生态和楚文化。考虑到寿县古城自身的水域环境和楚文化与淮夷土著文化结合产生的独特的楚文化,将水域环境统一规划,培养楚文化元素,形成独特的楚文化旅游区。

3.2、目标

3.2.1、恢复寿县古城格局

寿县从宋朝开始,古城模式基本稳定下来,城市框架基本延续至今,先在寿县市北宋熙宁年间所建,再由南宋嘉定年间重新修整,再到明清时期又多次完善。城市的基本格局为方形,南北东西向长近2公里,周围有广阔的水面,由于临近淮河,城市经常受到洪水的侵袭。城池东西南北四处开门,原本有四处均有瓮城,现存的只有两处瓮城,在我国,城池保存能如此完整的为数不多。

老城区道路格局为棋盘式,原有骨架基本保留,并且是以东西大街和南北大街为城市的主要轴线,绕城墙的内环路为城市的辅助道路,古城原有次干道连接着城市的各个历史遗迹。通过合理的规划,以十字交叉的主轴线和内环路为主要的交道路,部分小道作为连接城市风景名胜点的主要干道。对原有的城市道路统一规划整理,形成高效,主次分明的绿化棋盘格式城市交通系统。

3.2.2、调节寿县新旧建筑协调

对寿县新建筑的修建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已有的老建筑保持原貌或以修缮保留,新建筑的建设原则是建筑高度以周边建筑为基准,建筑宜低不宜高,建筑的色彩以与原有建筑相协调,对建筑的形式,体量都需要做相应的控制。

传统寿县建筑的外形是:青砖清水墙,坡顶小瓦顶,硬山有点翘,翘头平缓,体型简洁,线条粗犷,实多虚少。所以新有建筑的风格需要以简洁,朴素和端庄为准,另外建筑需要与所处的地理环境为符合,建筑的布局可以邻水而建,高低错落,在符合原有建筑空间的条件下,力求形成生动活泼,复杂多样,具有传统特色的城市空间,将现有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生活气息融入到古城街巷,充分展现历史寿县的模样。

3.2.3、优美的湿地生态旅游区

寿县地处江淮丘陵与淮北平原之间,地势南高北低。寿县周边河流包括:淠河流经寿县、霍邱两县之间,在正阳并入淮河,东淝河经瓦埠湖至八公山入淮河;还有淠东、瓦西、瓦东等干渠、支渠构成的灌溉网。湖泊水库有瓦埠湖、安丰塘等。

另外寿县古城原有城墙外护城河,城中四角的湖泊,从宋朝便延续至今,湖泊面积时有变化,但是如今湖泊面积逐渐减少,或干涸成为湿地,或被填埋成为农业用地,原有湖泊缺少统一的规划和保护。由于充足的水源资源,考虑将寿县设计成为以湿地生态位主题的城市,对古城水资源生态利用的同时为城市自身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通过深度挖掘城市水资源,让古城在自身基础优势上创造更大的价值,也是对原有古城水域的敬畏。

3.24、楚文化旅游区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楚文化,吴越文化,中原文化,淮夷土著文化在这里交融,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楚文化。战国末年,楚国迁都于此,寿县由州来城南移而发展起来,控制江淮,处于南北要冲之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楚国政治文化的迁移 ,寿县逐渐成为了楚文化的发源地。通过深入挖掘宜城自身的楚国文化特征,并将它融入到老城区的城市设计中来,充分的展现楚文化的魅力。将楚文化作为城市的旅游资源,带动城市其他方面的经济发展,从而实现老城区的新的活力。

  1. 设计理念

根据寿县的设计主题:湿地生态和楚文化,将设计理念定位“延续”“续脉”。

4.1、“延续”一 对传统建筑,街区,水域环境的延续

寿县从宋城开始就是棋盘格模式,一直延续至今,两条中轴贯穿着整个城市,环城路也是寿县古城的重要一环。所以建筑格局就是依旧延续着以前的棋盘式的格局。

境内河流,以淮河为主干,淠河流经寿县、霍邱两县之间,在正阳并入淮河,东淝河经瓦埠湖至八公山入淮河;还有淠东、瓦西、瓦东等干渠、支渠构成的灌溉网。湖泊水库有瓦埠湖、安丰塘等。

城墙周边的护城河是寿县重要的水域环境,寿县在历史上多次受到洪水的侵袭,城墙即作为对外敌的防御,同时也作为防止洪水侵袭的重要手段,瓮城的构造更是为防止水灾的重要一步,水对寿县来说是个很重要的历史元素。古城中四角的水域是从宋城延续至今,作为城市防洪和休闲观赏使用,寿县人民与水有解不开的情结,顾考虑将四角的湖面统一规划,充分展现寿县的水元素。

4.2、“续脉”一 深度挖掘楚都文化,营造浓厚楚文化氛围

寿县作为楚文化重要的发源地,宜城有重要的历史责任去很好的发扬优秀的楚文化。宜城地杰人灵,历史上有许多又名的能人志士,它们在楚文化的影响下,也共同构成了宜城楚文化的延续的脉络。在近代,由于战争,古城的遭到了破坏,但是宜城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应该在当今中断,在历史街区的设计中,把楚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元素,融入城市的生活中去,将楚文化的脉络延续下去。

塑造新的古城印象,并不是意味着完全重建古城,而是在新的楚文化湿地生态旅游区的框架下,并根据城市的现状等,按照古城原有格局重新布置、重建县署、孔庙、东岳庙、清真寺等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标志性建筑物,赋予其新的功能内涵,形成历史记忆片段,其他商住建筑与之相协调,整体古典而又不失去现代城市的文化特征,追求建筑风格上的神似而非形似,并形成丰富的功能网架,串起古城历史记忆。

楚国的时间距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有记载的历史不像近代那么仔细全面,这是一个挑战也正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我们还对楚文化拥有很充分的挖掘和思考空间,在历史街区的设计中,加入楚文化展示、研究、教育等一体化的功能将楚文化挖掘出来还要散发出去,在城市中营造出浓厚的楚国文化,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每一个部分。

5、土地使用

5.1、建筑更新模式

(一)保留

建筑原理规划公园区域,一般为民居,考虑到不破坏原有的城市结构,保留原状不做改动。

(二)修缮

对历史悠久的建筑,采用一定的手段修缮并保留。

(三)整体改造

主要是一些现状民居,以轻度改造为主,不破坏主体结构以满足一定的功能的需要。

(四)拆除

建筑位于规划区内,为满足规划需求,拆除一些建筑

5.2、土地使用设计

规划以四角公园为重点,古城中间的延伸河道,河道节点以及改造特色街为次重点来规划。四角公园较多的为湖泊和荒废空地,以重新规划湖泊建筑和广场,延伸河道连接着四角的湖泊并配有一定的河道节点便于休息游玩,特色街也布置与河道周边以方便游玩参观。

6、规划结构

6.1、功能布局

(一)文化体验区

现状区域存在一些古庙,古玩交易市场和中学,场地本身形成了很好的文化氛围,在设计的时候汲取了场地的良好因素,将其定位为一个以艺术品交易和展示为主的文化体验区。

(二)休闲居住区

现状的居民区比较多,村落基底保存的较为完好,北部存在着大量的农业生产用地,根据场地的自身情况我们将这一区域定位为一个以休闲居住为主,附带农家生活体验和展示的一个功能区域。

(三)文化展示区

这一区域存在众多历史遗存,文化基底较为丰富,在设计的时候将其定位为一个以民俗文化展示和体验为主的文化展示区域。

(四)休闲商业区

这一区域主要是一个休闲商业主题功能区,区域内集中了大量的家庭式旅馆,有滨水酒吧和滨水商业等休闲功能,为古城东南角打造了一片休闲体验区。

6.2、水域结构

水域以原有四角水域为核心,以延伸至河道中间的河道来加以连接,从而形成水域网络,方便游船和古城人群的游玩休憩。水域中间设置着大小不一的岛屿,有栈道来连接,岛屿上布置着使用功能不一的建筑,以满足古城对四角公园的需要。河道之间用设置河道节点,以方便休憩游玩。

6.3、交通结构

交通规划包括贯穿城市的游憩廊道,机动车道,特色街以及规划水系。游憩廊道以两条呈环形来贯穿城市,并连接四角的水域方便人行参观游玩。机动车道以原有的环城路和两条主轴线为核心,并配以环形的道路来组织车行。特色街被用游憩廊道和机动车道水道连接,方便人流的到达和游玩。

6.4、规划区块

重点规划区域是四角公园,特色街,河道节点以及河道区域。四角公园以原有的湖泊,荒废地块整体规划来配合公园需要来重新规划。特色街以原有的建筑改建,并加以新建建筑来组成,靠近河道,方便游玩参观。河道节点以河道和古城休憩娱乐为主,充分利用河道的特点。河道以原有四角湖泊为核心,依靠延伸出来的河道来连接,形成统一的水域网络。

7、景观系统

您需要先支付 5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