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移动支付调查与分析文献综述
2020-06-04 20:19:33
1.选题背景
1.1移动支付的具体含义
移动支付(mobilepayment,简称MPayment)是使用移动设备通过无线方式完成支付行为的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PDA、移动PC等。而现实生活中,由于手机是最为人们所认知、最能体现”移动”特性的终端设备,因此通常也将”移动支付”称为”手机支付”。根据交易金额的不同,移动支付分为小额支付和大额支付(又称微支付和宏支付)两类;根据支付地点远近,移动支付分为远程支付和现场支付两种。[1]简言之,移动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单位或个人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2]
1.2移动支付近年的发展情况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年在京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4.16亿,增长率为36.8%。其中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3.58亿,增长率为64.5%。手机网上支付的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既有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大牌的网络支付平台,也有京东白条、分期乐、百度钱包等新兴的网络支付平台。大学生是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迅速发展而成长的一代,他们对于海量信息、快速更新的科学技术、互联网络有着天然的亲切感,更容易接受并使用新型支付方式。
虽然目前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未形成稳定的市场条件和规范的行业标准,但是适合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各种客观条件已经成熟。运营商、银行、互联网厂商和其他各方将共同提高完善移动支付产业链。根据2014年央行发布的数据来看,全年一共发生移动支付业务有将近45.24亿笔,金额超过22.59万亿元,与同期相比增长超过了100%。其中,移动支付这一单项占电子支付的比例提升到了1.6%。特别值得说明的一点是,移动支付的渗透率有了显著提高。特别是在食品、交通、文化教育、通信通讯等方面增速十分惊人,这是市场发展趋势,也是几大巨头选择的发展方向。[4]
1.3选择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大学生群体在社会经历、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群体特征。大学生群体也是最容易接受移动支付这种新生事物的一个群体,研究这个群体有着代表性。
移动支付在大学生中受到广泛认可和接受。当代大学生基本认可和接受移动支付。一方面是基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网络资费的下降,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是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而移动支付的便捷性更是契合了大学生追求创新、追求便利的消费心理。移动支付在大学生消费总额中占比逐渐增高。移动支付已经逐渐应用于大学生日常的餐饮、娱乐和学习中,其中绝大部分此类支出系小额支付,减免了找零的麻烦,更加符合大学生的性格特征。移动支付在大学生创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移动支付的便捷性,许多大学生以支付宝、微信支付、百度支付等平台为基础建立其创业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而大学生创业的受众也主要为大学生,也更能接受移动支付消费模式。
1.4移动支付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