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文学教育类 > 教育技术学 > 正文

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视角下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4 17:25:07  

1.目的及意义

1.1研究目的

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一直是全人类面对的最大挑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脱贫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实践。截至目前,我国的扶贫事业已取得显著成效。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166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86万人;贫困发生率1.7%,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全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71元,比上年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随着国家脱贫事业的不断发展,整体性贫困的时代早已经过去,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成为新时代下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教育扶贫作为一种重要的脱贫手段,一直贯穿于我国的扶贫工作之中。2018年,教育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印发的《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以“三区三州”为重点,以补齐教育短板为突破口,以解决瓶颈制约为方向,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采取超常规举措,推动教育新增资金、新增项目、新增举措进一步向“三区三州”倾斜,切实打好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战。近年来,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为教育精准扶贫提供了有利平台,为解决扶贫瓶颈提供了新的突破口。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下,教育扶贫的意义不仅仅是在贫困地区多培养出几个大学生,帮助当地贫苦子弟走出贫民窟,而是应该利用信息化时代下先进的技术与教育理念,开放的优质资源,因地制宜,解决贫困者精神匮乏、观念陈旧、能力低下的问题,培养新时代背景下,具备先进思想、职业技能,能真正肩负起特殊贫困地区脱贫事业的新型人才,真正的实现教育扶智。

教育信息化时代下的教育扶智是大工程。自2012年起,我国“三通两平台”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已为贫困地区搭建好了信息化校园的基本环境,信息化教学工作也逐步铺展开来。但是,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效果究竟如何?其教学效果与城市发达地区相比又有何差异?这些都是实现教育信息化时代下教育扶智过程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次研究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调查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研究当地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并与发达城市地区对比,探讨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1.2研究意义

在我国城市发达地区,信息化教育建设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翻转课堂的推广,智慧校园的建设,让我们看到不但教师们的教学热情增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提升了。各类少儿编程大赛、机器人制作大赛让我们看到未来国家创新性人才的希望,而针对教师的微课太赛等也让我们看到信息时代下学校教育的全新活力。然而贫困地区的信息化教育进程却不似城市这般火热。有研究表明,信息化教学在贫困地区的建设大多进程缓慢,且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信息化教育在贫困地区的效果究竟如何?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其能在真实教学情境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能力的认知和信念,是影响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效能感反映了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获得的成就感,是其对信息化教学效果的主观判断。因此,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效能感可以作为信息化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之一。研究贫困地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效能感以及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与学校信息化教学建设水平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可以验证贫困地区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是否低于发达城市,进而考量贫困地区信息化教学的效果,为信息化教学是否可以成为教育扶智的重要突破口提供价值参考。另一方面,通过验证城市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对比两地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从实践上也可以指导贫困地区更好的改进信息化教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贫困地区信息化教学的研究多集中于其进程、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涉及的层面涵盖了小学、中学、高校以及职业教育等。不少学者通过走访调查、分析研究总结出了贫困地区信息化教学建设发展缓慢的原因。

就中小学层面来看,韦明克在《贫困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及对策初探》一文中将贫困地区信息化教学现状归结为四个问题:重建设轻应用现象严重;教师教学观念没有转变,把教育信息化应用当作“负担”;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水平不高,信息化专业队伍力量薄弱;教育信息化应用评价制度缺失、激励措施不得力。他认为在贫困地区的中小学,一方面学校和老师对信息化教学的观念没有转变,他们从心理上、行为上并不愿意为信息化教学的建设投入过多的努力,另一方面教师在信息化方面的素养也确实达不到,技能上受到限制。相似的,周银辉在《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中提到的软硬件建设不平衡和师资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反映的也是主观接纳度、投入率低和客观技能、素养低下的问题。而穆亚梅和张耀宏更是把研究范围缩小到六盘山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聚焦于某些特殊困难地区的信息化教学建设状况。在这些特殊困难地区,除了上述的问题,还存在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教学资源匮乏,专业人才不够的问题。可见在一些极度困难的地区,连信息化教学的硬件设施都难以保证。其他相关研究指出的问题基本上与上述问题大同小异,从中可以发现,国内现在对贫困地区信息化教学现状的研究虽然都清楚的指出了问题,但多依据观察与经验得出结论,缺乏令人信服的数据和理论作为支撑。

教师作为信息化教学的施行者,其对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认知和信念对于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就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国外学者沃尔奇(Worch, E A)等认为,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技能并不能确保带来有效、有意义的课程与技术整合。接受了正规信息技术培训的新任教师与没有接受信息技术培训的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教师相比,在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方面并没有差异。即使新任教师可能是使用信息技术的能手,但他们并不比专家型教师能够更好地将技术运用在教学中。亚尔钦(Yalcin, S A)指出,教师在致力于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时,对技术整合的自我效能信念是其能够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的决定性因素。埃特默尔(Ertmer, P A) 将阻碍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的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前者作为第一层障碍包括使用技术的能力、时间,受到的培训和支持,后者是教师的态度和信念。他认为有了第一层障碍,技术整合是不可能实现的;然而,即使第一层障碍不存在,教师也不可能自动地将技术与教学整合。近年来,国内学者也逐渐开始关注对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的研究。刘喆在《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的研究——基于广东省三所高校的调查》一文中将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定义为教师对其能在真实教学情境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能力的认知和信念。她认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效能感是影响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内涵、现状及对策研究》中,她又进一步将信息化教学效能感阐述为教师对自身在信息化教学中积极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具体来说是教师对其能在真实教学情境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和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的认知和信念,可以界定为信息技术素养效能感、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评价效能感两大构成要素。目前国内对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期,相关的研究较少,而且多为理论研究以及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量表的编制。如李运福教授的《初中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量表编制初探》。也有学者开始利用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量表在一些贫困地区对当地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效能感进行调查。这势必会引入人们新的思考:贫困地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效能感可以反映当地教育信息化的效果,那么贫困地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效能感究竟如何?是否低于发达城市地区?且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效能感与当地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是否存在关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