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的读与教——史铁生散文选篇作为中学语文教材的教学创新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21 16:23:18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选题的缘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推进深化改革,经济日益发展,国际化地位日益提高。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经济强盛,人民基本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世界全球化浪潮下,文化强国被提升到了战略地位,这体现了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首先要提升的便是文化自信。最基础的便是落实到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在中国传统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局限于灌输式、串讲式,多以教师为主导。随着新课改的展开,在各中小学里,新的教学方法虽然正在被不断地发掘,但其中许多成就的教学形式仍旧存在。学生获取知识往往依靠教师的灌输和讲解,学生缺乏主动性。课文对学生而言只是一种学习材料,学生难以对课文所代表的文化、文学内蕴产生感情。文化自信也难以在中小学生中建立。新的教学形式不推广,新的教学方法不发掘,必会阻碍在中小学中引导学生建立文化自信。
2、选题研究目的
中小学教学形式与方法的陈旧,使得中小学教育无法跟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步伐,文化自信难以在中小学生中建立。本课题以中学语文教材中《我与地坛》为例,探索其作为残疾人文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对历年来对作者史铁生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挖掘其中有益于帮助中小学生建立文化自信的部分。借助《我与地坛》的特殊文化内涵,同时依照新课改要求,探索在语文教学中的新的教学方法。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探索出根有助于中小学生建立文化自信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3、选题研究的意义
语文教学作为中小学的三大主科之一,对学生的教育承载着重大的责任。《我与地坛》作为一篇优秀的当代散文,同时其作者作为著名的残疾人作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对中小学生的文化教育能起到重大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收集归纳的方式对《我与地坛》及其作者的研究进行总结,同时归纳整理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实地访查的形式探究正在进行课改的中小学中语文教学的现状以及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总的来说,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
第一、引起学界对残疾人文学及残疾人作家的关注,挖掘其中深厚的文化内涵,发现其对建立中小学生文化自信的重大作用。
第二、探索已有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理论,用于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进行中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论的研究,并进行系统阐释,在其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教学形式以助于建立中小学生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