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第五初级中学设计03任务书
2020-05-10 02:45:57
1. 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要求
(一)课题名称
盐城市第五初级中学设计
(二)课题背景
盐城市第五初级中学是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教育集团新城分校。学校位于国家级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位置,是城市往东发展的纽带,区域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具有较好的自然环境位置,将为周边社区提供较高质量的生活服务配套。拟建项目将成为未来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具有影响力的花园式初中。在校园的规划设计中,以环境品质的提升为目的,以人本主义为立足,实现校园环境、功能、技术的优化,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
(三)设计内容
1、地理位置
本项目整体规划按照国家《城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中规定的初级中学10轨30班,每班50人规模设置,学校位于东山路以东、海河路以南、雁荡山路以西、胜利河以北,东西长约303米,南北宽约199米,可使用面积约101.46亩,容积率不高于0.8。校园南侧隔胜利河与32米宽松江路为邻,东、西、北三侧均为宽度24米的城市支路,其中地块内有一条河道,学校具有较好的自然环境位置。
2、建设规模
基地面积:约67638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28000平方米;
其中地上面积:约24000平方米;
地下面积:约4000平方米。
3、规划要求
1)停车场设置:按有关规定执行;
2)容积率:不大于0.8;
3)建筑密度:不大于35%;
4)绿地率:不小于35%;
5)建筑风格突出时代特征,并能反映新时代的中学生精神风貌。
(四)道路交通
校园共需设置三个出入口,分别是主入口(强调校园的序列,具有较强的仪式感,接近行政办公楼)、后勤及公共开放出入口(教职员工及对外开放时段的社会人群由此进入学校,入口附近需设置少量临时车位和地下车库入口)、家长接送出入口(上下学时段对外开放供家长接送学生,入口附近需设置少量临时停车位和家长等候区)。
(五)设计要求
1、设计总则
1)总平面设计
根据国家有关中小学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合理选择出入口,并在空间布局中强调功能区之间的组织关系,同时保证连接便捷。教学、办公、后勤服务以及运动场地之间的流线设计应注意师生的行为方式,并满足教学组织原则。同时,各功能空间的尺度、高度、规模等方面应协调统一,保证校园的整体空间效果。
交通流线组织需要注意合理、实用、经济、有效,总体交通布局需考虑各功能区的有效连接,合理、安全组织校园内的车流和人流关系。
绿化用地:校园需留有集中绿化用地及种植园地,不少于5000平方米;校园总体绿化率达35%以上。
2)建筑形态
校园内各功能区建筑应注意相互间的交通联系,建筑形态与周围建筑在总体上应区分开来。
3)建筑风格
以现代、简洁为主要表现形象,结合浓重的校园文化,力求简洁、明快、大方、庄重而又不失活力,同时,设计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貌,以及周边的区域优势。
2、功能设置及基本要求
1)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教室(包括普通教室、选修教室);专用教室(包括实验室、仪器标本准备室、音乐教室、乐器室、舞蹈教室及辅房、美术教室、美术教具室、书法教室、史地教室、多媒体语言教室、多媒体语言教室资料室、计算机教室及辅房、劳动技术教室、劳动教具室);公共教学用房(包括学校多功能报告厅、多功能教室、合班教室、电器教材室、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网络控制、体质测试室、体育活动室 体育馆、体育器材室)。
2)办公用房: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广播室、社团办公室、会议接待室、德育展览馆、卫生保健室、总务仓库、维修管理室。
3)田径场:400米环形8跑道,1片;篮球场:4片;排球场:2片;器械场地(单双杠、跳马、跳绳等)。
3、具体房间名称、面积和数量
| 
 盐城市第五初级中学设计房间面积与数量分配表  | |||||||
| 
 序号  | 
 用房名称  | 
 人均使用面积(㎡)  | 
 ㎡/间  | 
 数量(间)  | 
 合计使用面积(㎡)  | 
 合计建筑面积(㎡)  | 
 备注  | 
| 
 教室  | 
 4422  | 
 K=0.55  | |||||
| 
 1  | 
 普通教室  | 
 1.39  | 
 69.5  | 
 30  | 
 2085  | 
 
  | 
 1)单人课桌平面尺寸为0.60mX0.40m,排距不宜小于0.90m;2)最前排课桌的前沿与前方的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2m,最后排课桌的前沿与前方的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9.0m;3)最后排课桌的后沿距墙面和固定家具的净距不应小于1.10m。  | 
| 
 2  | 
 选修教室  | 
 1.39  | 
 69.5  | 
 5  | 
 347.5  | 
 
  | 
 
  | 
| 
 专用教室  | 
 5260  | 
 K=0.55(一层为0.70)  | |||||
| 
 3  | 
 实验室(包括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和演示实验使各2个)  | 
 1.92  | 
 96  | 
 8  | 
 768  | 
 
  | 
 1)双人单侧操作时,两实验桌长边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0.60m;四人双侧操作时,两实验桌长边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30m;超过四人双侧操作时,两实验桌长边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50m; 2)最前排实验桌的前沿与前方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50m; 3)最后排实验桌的后沿与前方黑板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11.0m; 4)最后排座椅之后应设横向疏散走道;自最后排实验桌后沿至后墙面或固定家具的净距不应小于1.20m;  | 
| 
 4  | 
 仪器标本准备室  | 
 
  | 
 24  | 
 8  | 
 192  | 
 
  | 
 
  | 
| 
 5  | 
 实验员室  | 
 
  | 
 12  | 
 8  | 
 96  | 
 
  | 
 
  | 
| 
 6  | 
 音乐教室  | 
 1.64  | 
 82  | 
 2  | 
 164  | 
 
  | 
 1)音乐教室应附设乐器存放室;2)中小学校应有1间音乐教室能满足合唱课教学的要求,宜在紧接后墙处设置2排~3排阶梯式合唱台,每级高度宜为0.20m,宽度宜为0.60m。  | 
| 
 7  | 
 乐器室  | 
 
  | 
 24  | 
 2  | 
 48  | 
 
  | 
 
  | 
| 
 8  | 
 舞蹈教室及辅房  | 
 3.15  | 
 472.5  | 
 1  | 
 472.5  | 
 
  | 
 1)舞蹈教室应附设更衣室,宜附设卫生间、浴室和器材储藏室;2)舞蹈教室应按男女学生分班上课的需要设置;3)教室内应在与采光窗相垂直的一面墙上设通长镜面,镜面含镜座总高度不宜小于2.10m,镜座高度不宜大于0.30m。镜面两侧的墙上及后墙上应装设可升降的把杆,镜面上宜装设固定把杆。把杆升高时的高度应为0.90m;把杆与墙间的净距不应小于0.40m。  | 
| 
 9  | 
 舞蹈更衣室  | 
 
  | 
 12.  | 
 2  | 
 24  | 
 
  | 
 男女分设  | 
| 
 10  | 
 美术教室  | 
 1.92  | 
 96  | 
 2  | 
 192  | 
 
  | 
 1)美术教室应附设教具储藏室;2)宜满足一个班的学生用画架写生的要求。学生写生时的座椅为画凳时,所占面积宜为2.15㎡/生;用画架时所占面积宜为2.50㎡/生;3)美术教室应有良好的北向天然采光。  | 
| 
 11  | 
 美术教具室  | 
 
  | 
 24  | 
 2  | 
 48  | 
 
  | 
 
  | 
| 
 12  | 
 书法教室  | 
 1.92  | 
 96  | 
 1  | 
 96  | 
 
  | 
 1)条案的平面尺寸宜为1.50m#215;0.60m,可供2名学生合用;2)条案宜平行于黑板布置;条案排距不应小于1.20m;3)纵向走道宽度不应小于0.70m。  | 
| 
 13  | 
 史地教室  | 
 1.92  | 
 96  | 
 1  | 
 96  | 
 
  | 
 宜设置  | 
| 
 14  | 
 多媒体语言教室  | 
 1.92  | 
 96  | 
 1  | 
 96  | 
 
  | 
 语言教室应附设视听教学资料储藏室。  | 
| 
 15  | 
 多媒体语言教室资料室  | 
 
  | 
 24  | 
 1  | 
 24  | 
 
  | 
 
  | 
| 
 16  | 
 计算机教室及辅房  | 
 1.92  | 
 96  | 
 4  | 
 384  | 
 
  | 
 1)单人计算机桌平面尺寸不应小于0.75m#215;0.65m。前后桌间距离不应小于0.70m;2)学生计算机桌椅可平行于黑板排列;也可顺侧墙及后墙向黑板成半围合式排列;3)课桌椅排距不应小于1.35m; 4)纵向走道净宽不应小于0.70m;  | 
| 
 17  | 
 劳动技术教室  | 
 1.92  | 
 96  | 
 1  | 
 96  | 
 
  | 
 
  | 
| 
 18  | 
 劳动教具室  | 
 
  | 
 24  | 
 1  | 
 96  | 
 
  | 
 
  | 
| 
 公共教学用房  | 
 2143  | 
 K= 0.70  | |||||
| 
 19  | 
 学校多功能报告厅  | 
 1.50  | 
 750  | 
 1  | 
 750  | 
 
  | 
 应设阶梯形地面,容纳500座。  | 
| 
 20  | 
 报告厅附属用房  | 
 
  | 
 750  | 
 1  | 
 750  | 
 
  | 
 包括舞台、放映室、化妆间、休息厅和厕所  | 
| 
 公共教学用房  | 
 1734  | 
 K=0.60(一层为0.70)  | |||||
| 
 21  | 
 多功能教室  | 
 1.57  | 
 78.50  | 
 2  | 
 157  | 
 
  | 
 包括示教、比赛  | 
| 
 22  | 
 合班教室  | 
 0.90  | 
 135  | 
 2  | 
 270  | 
 
  | 
 1)各类中学宜配置能容纳一个年级或半个年级的合班教室;2)容纳3个班及以上的合班教室应设计为阶梯教室;3)视线的隔排升高值宜为0.12m;4)教室最前排座椅前沿与前方黑板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m,最后排座椅的前沿与前方黑板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8.00m;  | 
| 
 23  | 
 电器教材室  | 
 
  | 
 24  | 
 1  | 
 24  | 
 
  | 
 
  | 
| 
 24  | 
 教师图书阅览室  | 
 2.30;  | 
 69  | 
 1  | 
 69  | 
 
  | 
 
  | 
| 
 25  | 
 学生图书阅览室  | 
 1.90  | 
 380  | 
 1  | 
 380  | 
 
  | 
 中小学校的报刊阅览室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在图书室内的公共交流空间设报刊架,开架阅览。  | 
| 
 26  | 
 科技活动室  | 
 
  | 
 40  | 
 1  | 
 40  | 
 
  | 
 
  | 
| 
 27  | 
 心理咨询室  | 
 
  | 
 40  | 
 1  | 
 40  | 
 
  | 
 
  | 
| 
 28  | 
 网络控制室  | 
 
  | 
 40  | 
 1  | 
 20  | 
 
  | 
 
  | 
| 
 29  | 
 体质测试室,  | 
 
  | 
 20  | 
 2  | 
 40  | 
 
  | 
 体质测试室宜设在风雨操场或医务室附近。并宜设为相通的2间。体质测试室宜附设可容纳一个班的等侯空间。  | 
| 
 办公用房  | 
 2333  | 
 K=0.60  | |||||
| 
 30  | 
 教师办公室  | 
 5.5  | 
 33  | 
 20  | 
 660  | 
 
  | 
 1)任课教师的办公室应包括年级组教师办公室和各课程教研组办公室;2)年级组教师办公室宜设置在该年级普通教室附近。课程有专用教室时,该课程教研组办公室宜与专用教室成组设置。其他课程教研组可集中设置于行政办公室或图书室附近。  | 
| 
 31  | 
 教师休息室  | 
 3.50  | 
 15  | 
 8  | 
 120  | 
 
  | 
 兼做教师休息室,宜临近学生教室同层布置;应设洗手池。  | 
| 
 32  | 
 行政办公室  | 
 
  | 
 30  | 
 10  | 
 300  | 
 
  | 
 包括校务室、教务室、校长办公室等  | 
| 
 33  | 
 社团办公室  | 
 
  | 
 30  | 
 1  | 
 30  | 
 
  | 
 
  | 
| 
 34  | 
 会议接待室  | 
 
  | 
 60  | 
 1  | 
 60  | 
 
  | 
 
  | 
| 
 35  | 
 德育展览馆  | 
 
  | 
 60  | 
 1  | 
 60  | 
 
  | 
 1)德育展览室的位置宜设在校门附近或主要教学楼入口处,也可设在会议室、合班教室附近,或在学生经常经过的走道处附设展览廊;2)德育展览室的面积不宜小于60.00㎡  | 
| 
 36  | 
 卫生保健室  | 
 
  | 
 15  | 
 2  | 
 30  | 
 
  | 
 1)卫生室(保健室)应设在首层,宜临近体育场地,并方便急救车辆就近停靠;2)卫生室的面积和形状应能容纳常用诊疗设备,并能满足视力检查的要求;3)每间房间的面积不宜小于15㎡;4)卫生室宜附设候诊空间,候诊空间的面积不宜小于20㎡;5)卫生室(保健室)宜朝南。  | 
| 
 37  | 
 总务仓库  | 
 
  | 
 60  | 
 1  | 
 60  | 
 
  | 
 
  | 
| 
 38  | 
 维修管理室  | 
 
  | 
 40  | 
 1  | 
 40  | 
 
  | 
 
  | 
| 
 39  | 
 广播室  | 
 
  | 
 40  | 
 1  | 
 40  | 
 
  | 
 广播室的窗应面向全校学生做课间操的操场。  | 
| 
 40  | 
 校史陈列室  | 
 
  | 
 60  | 
 1  | 
 60  | 
 
  | 
 
  | 
| 
 41  | 
 档案室  | 
 
  | 
 40  | 
 1  | 
 40  | 
 
  | 
 
  | 
| 
 生活服务用房  | 
 5760  | 
 K=0.60  | |||||
| 
 42  | 
 学生宿舍  | 
 4.00  | 
 24  | 
 64  | 
 1536  | 
 
  | 
 1)学生宿舍必须男女分区设置,分别设出入口,满足各自封闭管理的要求;2)学生宿舍每室居住学生不宜超过6人。居室每生占用使用面积不宜小于3.00㎡。当采用单层床时,居室净高不宜低于3. 00m;当采用双层床时,居室净高不宜低于3.10m;当采用高架床时,居室净高不宜低于3.35m。  | 
| 
 43  | 
 学生食堂  | 
 1.20  | 
 720  | 
 1  | 
 720  | 
 
  | 
 
  | 
| 
 44  | 
 厨房  | 
 
  | 
 840  | 
 1  | 
 840  | 
 
  | 
 食堂与餐厅面积比应为1:1;最低不得低于1:1.5;包括操作间、备餐室。  | 
| 
 45  | 
 教工单身宿舍  | 
 10.00  | 
 20  | 
 12  | 
 240  | 
 
  | 
 2人一间,配卫生间  | 
| 
 46  | 
 教工食堂  | 
 
  | 
 120  | 
 1  | 
 120  | 
 
  | 
 
  | 
| 
 风雨操场及其他  | 
 1886  | 
 K=0.70  | |||||
| 
 47  | 
 风雨操场  | 
 
  | 
 1100  | 
 1  | 
 1100  | 
 
  | 
 包括室内活动场地、男女更衣室,兼体育活动室;容纳1-2班活动,净高不低于8.0m;包括一块篮球场地和三个羽毛球场地;体育建筑设施的位置应邻近室外体育场,并宜便于向社会开放。  | 
| 
 48  | 
 体育器材室  | 
 
  | 
 60  | 
 1  | 
 60  | 
 
  | 
 风雨操场应附设体育器材室,也可与操场共用一个体育器材室,并宜附设更衣室、卫生间、浴室。教职工与学生的更衣室、卫生间、淋浴室应分设。  | 
| 
 49  | 
 健身房  | 
 
  | 
 60  | 
 1  | 
 60  | 
 
  | 
 
  | 
| 
 50  | 
 体操房  | 
 
  | 
 60  | 
 1  | 
 60  | 
 
  | 
 
  | 
| 
 51  | 
 体育教师办公室  | 
 
  | 
 40  | 
 1  | 
 40  | 
 
  | 
 
  | 
4、方案要求
1)设计方案应充分尊重和利用现有及规划的设计条件,通过对该地块功能构成、布局形态、交通组织、景观形象等方面的研究与设计,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设计方案。
2)注重城市环境设计、建筑内外空间秩序、建筑空间布局的序列和建筑环境景观设计,合理组织各项功能并处理好各功能区段间空间景观的衔接。
3)应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在使用上应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各功能分区既要相对独立,又要有机联系,以便于实际使用。技术经济上现实可行,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规程要求。
4)在可能的条件下,合理利用现代绿色技术和设计手法,满足当今的设计趋势,强调建筑的节能减排。
5)达到方案设计深度要求,图纸表达充分。
2.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8212;201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张宗尧、李志民,中小学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美)布拉福德 伯金斯,中小学建筑#8212;#8212;国外建筑设计方法与实践丛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 毕业设计(论文)进程安排
第一周 下达任务书 搜集资料 查找地形
第二周 整理相关资料
第三周 完成开题报告并提交 指导实习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