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智灵禅寺规划及建筑设计开题报告
2020-04-12 16:02: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佛寺建筑作为唐长安城中主要的建筑类型之一,是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而形成的,是异域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交融、碰撞而成的结果。对佛寺建筑的深入研究与了解对于研究唐代的建筑特点、景观环境、城市布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寺”,原是古代官署名称,东汉明帝时,中天竺高僧摄摩腾和竺法蓝携带佛教经像来洛阳,最初住在接待外宾官署的鸿胪寺。后来在雍门外街道旁,为高僧建馆舍,名为白马寺,这是中国第一座寺庙。后世相行延以“寺”为佛教建筑的通称。南北朝至唐代,佛寺已遍及全国,布局也渐趋稳定。
古印度佛教最重要的建筑就是塔,塔内埋藏佛祖的身骨舍利,因此,塔就成为教徒们顶礼膜拜的神圣建筑。受印度佛教建筑的影响,中国佛教建筑最初的寺庙也把塔放在中心位置。据说,白马寺的中心建筑是一座大方木塔,周围建有殿堂、廊门。史书上记载,南北朝时期的一些寺庙都以塔为主体建筑,使之处于中心位置。到唐代,塔的地位逐步降低,殿的地位日益提高。开始时,塔殿并立;继而,塔在殿后;最后,塔被置于寺外,或另建塔院,而殿却被放在寺庙建筑的主体位置上。如闻名遐迩的河南少林寺,佛殿是主体建筑,寺内没有佛塔。所有的塔,包括拥有二百余座寺院高僧墓的塔林,都被安置在寺外。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基本内容
(1)阅读研究相关书籍,对古建筑的特征有系统的认识;
(2)考察基地状况和相关实例;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2018-02-15~2017-03-15完成基地调研、案例调研及文献阅读;
2017-03-16~2017-03-27 完成设计构思一草;
2017-03-28~2017-04-10 完成设计构思二草及场地模型;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王缓.汉唐佛教建筑发展概况.中国佛教建筑,2002.
[2] 李桂红.中国汉传佛寺建筑与佛教传播初探.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
[3] 王媛.中国古代佛教建筑的场所特征,.中国宗教建筑,2000.
最新文档
- 性能优化的FRP护套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改造外文翻译资料
- 圆形截面的FRP约束混凝土:审查和评估应力应变模型外文翻译资料
- FRP约束混凝土的轴向压缩行为:实验测试数据库和面向设计的新模型外文翻译资料
- 腐败与美国各州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来自专家小组的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的证据外文翻译资料
- 利用污泥和低质粉煤灰制备高强度陶粒外文翻译资料
- 表面活性剂改性疏水性Cu2O量子点作为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顶部空穴传输材料外文翻译资料
- 内蒙古1962 – 2016年时间序列气候变量的变化特征外文翻译资料
- Nb 和 Ni 共掺杂 Mg(0001)氢解离扩散的理论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 Jetson Nano 深度学习平台的学生课堂学习评估系统—–学生的人脸检测与识别外文翻译资料
- UI 和 UE 设计技术及其在 HTML5 网站开发中的地位的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皇后大道大桥——NEXT梁外文翻译资料
- 连续梁桥支座附近的波纹钢腹板抗剪性能评估外文翻译资料
- 在200至300℃的温度下纤维素的水热降解外文翻译资料
- 残差修正法在季节性ARIMA电力需求预测中的应用:以中国为例外文翻译资料
- 注蒸汽井中硅含量对水泥石抗压强度的影响外文翻译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