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新城社区行政服务及文化中心方案设计十六文献综述
2020-03-10 17:13:40
一.课题的来源
建筑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利用物质技术条件,按照科学法则和审美要求,通过对空间的塑造,组织与完善所形成的物质环境。根据建筑的定义,建筑特别是公共建筑有很强的社会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也在日益增长,对建筑的设计与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居住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社区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社区的功能结构已经在进行重新的定位与调整,社区文化中心是社区居民文化活动的场所。社区文化中心向社区居民提供书报阅读、展示展览、团队活动、健身锻炼、科普教育、心理辅导、娱乐休闲、网络信息、慈善互助等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尤其应注重设置适合社区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外来建设者等群体的服务项目。我国政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体现,本项目将行政办公,行政服务与社区文化中心三大功能结合在一起,可以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准,因此带来的居住和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性,有利于政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考虑建筑与城市周围环境的关系,使建筑设计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是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本项目的基地在河西新城,据南京市总体规划,河西地区将作为南京主城的#8220;副中心#8221;来发展,成为南京市城市的新地标、新景观,本项目的设置要求符合市规划局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点的精神,强化了次区级中心的服务功能。
二.研究的内容
建筑空间是人为地使用各种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由自然空间中分离出来并围合而成,建筑空间是建筑设计的主角。本项目是河西新城社区行政服务及文化中心方案设计,是公共建筑的设计,公共建筑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因此人流集散的性质,容量,活动方式以及对空间的要求,与其他建筑类型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公共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与组成类型虽然繁多,但按其在建筑中的作用与地位,其空间可分为主要使用空间,辅助使用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三种。这三种空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并具有一定的兼容性。交通联系空间将主要使用空间和辅助使用空间联系成为有机的建筑整体空间。
就本项目,即河西新城社区行政服务及文化中心方案设计而言,行政办公部分,行政服务部分与社区文化中心部分这三个大的功能区块都属于主要使用空间,配套的卫生间,盥洗室,通风机房,水泵房,配电间,储藏间等都属于辅助使用空间,门厅,走廊,楼梯间,电梯间都属于交通联系空间。在毕业设计中,解决好三种建筑空间之间的矛盾,处理好三种建筑空间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公共建筑设计不仅要对组成建筑的基本单元每个空间进行精心设计,而且还必须根据每个空间相互之间的关系,将所有空间都安排在适当的位置,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这就是建筑空间的组合设计。根据功能分区,人流疏散,空间组成以及与室外环境的联系,将各使用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加以适当的组织和安排,这是公共建筑空间组合设计的任务。在进行内部空间组合时,还要综合考虑建筑空间的大小,形状,朝向,供暖,通风,日照,采光,照明等方面的因素,必要时,还应对单个空间的设计做出修改与调整。本项目是河西新城社区行政服务及文化中心方案设计,是一个典型的公共建筑设计,本项目在进行空间组合设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1)功能分区明确,河西新城社区行政服务及文化中心可以分为行政办公,行政服务,社区文化中心三个功能区,各个功能区有若干个空间组成,设计时应使功能分区明确,各空间不混杂,以减少干扰,方便使用,并进一步使各个空间的使用要求都得到满足。2)流线组织简捷,公共建筑交通流线的布置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空间布局和体形,所以交通流线组织是十分重要的。建筑中的交通流线可分为公共的交通流线,在本项目中主要是行政服务和社区文化中心这两个面向公众开放的功能区中的流线,内部的交通流线,本项目中主要是行政办公这个面向内部人员的功能区中的流线,内部的交通流线与公共的交通流线只需保持必要联系,方便管理即可,不可造成过多干扰。对于社区行政服务及文化中心这种类型的建筑来说,交通流线的布置应当做到简捷,明确,方便,顺畅而不阻滞。3)空间布局紧凑,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建筑空间组合应妥善安排辅助面积,减少交通面积,使空间布局紧凑,以提高建筑的经济合理性。4)结构选型合理。5)设备布置恰当。6)体形简洁,构图良好。7)采光和通风良好。8)与基地环境和谐协调。9)保证消防安全。10)提高建筑的经济性。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毕业设计是五年制建筑学本科的最后一个设计,是建筑设计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此次河西新城社区行政服务及文化中心方案设计,对过去五年的建筑学学习进行总结,对学习的成果进行考察,加深自己对相关建筑类型(办公建筑,文化类建筑)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建筑设计能力和设计素质,提升自己与别人在建筑设计上的交流沟通能力,为今后在建筑学上的进一步的深造和走上建筑师岗位做好准备。
四.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