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应用于中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开题报告
2020-05-20 21:09:4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自从20世纪初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各方面更加重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解决措施,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2008年1月29日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2010年11月民政部《老年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根据各社区老龄化程度的不同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分为一、二、三类,并制定了各类日间照料中心应该设置的各类用房的面积及需要提供的基本服务,为各地区建设日间照料中心提供了基础标准。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2013年年末指出,推广ppp模式是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适应”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要求、适应”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求、适应”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要求和适应”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求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这一定位把ppp模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5年2月3日民政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等联合发布《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通过政府购买、评估认证等方式促进社会资本进入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ppp正日益成为我国公共产品供给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虽然国家层面已经颁布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行业,但由于社会资本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时间短、经验不足,发展也较为缓慢,各个地区仍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截止2013年社区服务机构覆盖率仅为36.9%。大部分仍然以政府投入为主,但仅仅依靠政府专项基金和社区自筹资金对于修建较为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远远不够的。资金投入的不足就必然导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缺乏、相关服务人员偏少以及服务项目单一规模较少,难以形成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目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市场还未完全建立起来,整体供需失衡、资金不足、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都可以尝试引进ppp模式进行解决。在国家大力推广ppp模式的政策环境中,厘清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所要承担的职能,探索ppp模式的优势,对于推动ppp模式在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对于完善我国的养老模式框架、提高我国的养老服务供给水平、缓解养老压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相关概念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本课题要研究的问题:
目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市场还未完全建立起来,整体供需失衡、资金不足、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都可以尝试引进ppp模式进行解决。本文主要是在分析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的基础上,探讨ppp模式应用于中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的可行性。主要研究ppp模式中公私两个部门所各自具备的优势和进入养老领域的具体做法。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未来街道社工个人职业素质形成分析外文翻译资料
- 为灾后社会发展组织社区 定位社会工作外文翻译资料
- 城市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路径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赛博格宣言:20世纪后期的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外文翻译资料
- 谁接受少数民族的文化?多数群体成员文化适应的人格视角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工作和精神病学视角下战争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初级护理中的生物—心理—社会挑战外文翻译资料
- 网格化管理促进城市社区防治犯罪的实践与思考外文翻译资料
- 社论:COVID-19期间老年人的孤独感和社会隔离——对老年学社会工作的启示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支持与中国农村的“留守”老人:以江西省为例外文翻译资料
- 从抗争到顺应:科层组织视角下的快递员身份认同与行动策略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