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社会学类 > 社会工作 > 正文

大学生对网络电信诈骗的认知及防范策略研究毕业论文

 2020-02-15 19:57:36  

摘 要

网络与电信技术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同时也逐渐成为不法之徒得以利用的“作案工具”。随着网络电信诈骗日益“精准化”的发展趋势,作为我国电信与互联网重要使用群体的高校大学生正首当其冲地成为网络电信诈骗的目标对象,其人身和财产权益不断受到严重侵害。为保障大学生群体的健康发展,提升其对网络电信诈骗的认知与防范意识、开展高校网络电信诈骗整治工作已迫在眉睫。

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梳理了高校大学生对网络电信诈骗的认知现状,探讨了高校大学生遭受网络电信诈骗的主要原因,并从多个角度提出高校网络电信诈骗的防范对策与建议,为保护大学生群体免受网络电信诈骗的不法侵害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研究显示,当前高校大学生对网络电信诈骗的认知现状主要存在以下五个特征:第一,总体认知有待提高,受骗情况较为严峻;第二,受骗类型复杂多样,难以快速准确辨识;第三,受骗影响较为严重,应对补救态度消极;第四,网络安全意识缺乏,个人信息保护不足;第五,提升认知意愿强烈,支持教育立法并举。

高校大学生遭受网络电信诈骗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四点:第一,大学生群体价值偏差,防骗安全意识缺乏;第二,高校防骗教育不到位,工作开展流于形式;第三,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快,侦破难度不断加大;第四,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监管惩治有待增强。

为保护大学生群体免受网络电信诈骗的不法侵害,需要从大学生群体自身、高校、社会与法律三个不同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构建针对高校网络电信诈骗的综合防范体系,确保高校大学生的人身及财产权益能够得到全面而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网络电信诈骗;认知;防范策略

Abstract

The emergence of network and telecom technology has brought great convenience to our life,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a "crime tool" that illegal people can use.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network telecom fraud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ccurate", college students, as an important user group of network telecom in China, are becoming the target of network telecom fraud, and their personal and property rights are being seriously infringed. In order to ensur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enhance their cognition and prevention of network telecom fraud, it is urgent to carry out the rectification of network telecom frau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research comb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on of network telecom fraud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probes into the main reasons why college students suffer from network telecom fraud, and puts forward preventiv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telecom fraud from various angles, which provides a feasible way to protect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illegal infringement of network telecom frau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re are fiv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on of network telecom fraud: firstly, the overall cognition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the situation of being cheated is more severe; secondly, the types of being cheated are complex and diverse, and it is difficult to identify them quickly and accurately; thirdly, the influence of fraud is more serious, and the attitude of remedy is negative; fourthly, lack of cognition of network security and insufficient protec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fifthly, promote of cognitive will is strong, and support education and legislation to promote together.

College students suffered from network telecom fraud mainly include the following four reasons: firstly, college students' group value deviation, and lack of awareness of security against fraud; secondly, the anti-fraud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not in place, and the work is carried out in a mere formality; thirdly, the means of fraud have been renovated rapidly, and the difficulty of detection has been increasing.; fourthly, the relevant legal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the supervision and punishment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In order to protect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illegal infringement of network telecom fraud, it is necessary to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ree different levels: college students themselves, universities, society and law, in order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system against network telecom frau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o ensure that the personal and property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ollege students can be fully and effectively protected.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Telecom Fraud; Cognition; Preventive Strategies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2.1研究目的 1

1.2.2研究意义 2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国外研究现状 2

1.3.2国内研究现状 3

1.3.3研究评述 4

1.4研究内容及方法 4

1.4.1研究内容 4

1.4.2研究方法 5

第2章 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及研究设计 6

2.1基本概念 6

2.2理论基础 6

2.3操作化 7

2.4数据来源与样本基本特征 7

第3章 高校大学生对网络电信诈骗的认知现状分析 9

3.1总体认知有待提高,受骗情况较为严峻 9

3.2受骗类型复杂多样,难以快速准确辨识 10

3.3受骗影响较为严重,应对补救态度消极 13

3.4网络安全意识缺乏,个人信息保护不足 15

3.5提升认知意愿强烈,支持教育立法并举 15

3.6分析总结 16

第4章 高校大学生遭受网络电信诈骗的成因分析 18

4.1大学生群体价值偏差,防骗安全意识缺乏 18

4.2高校防骗教育不到位,工作开展流于形式 19

4.3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快,侦破难度不断加大 20

4.4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监管惩治有待增强 20

第5章 保护高校大学生免受网络电信诈骗侵害的对策与建议 21

5.1大学生群体自身层面 21

5.2高校层面 21

5.3社会与法律层面 22

第6章 结论 24

参考文献 25

附 录 27

致 谢 30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互联网与电信技术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们的出现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次创造性变革。当前,电信与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为我们带来了极大便利。据2019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在年龄结构上以中青年群体为主,其中20至29岁年龄段的网民群体占比最高,达26.8%,在职业构成上学生群体所占比例最大,达25.4%[[1]],高校大学生已然成为当下我国电信与互联网的庞大用户群体。然而,在创造便捷的同时,电信与网络技术也正逐渐成为不法之徒实施诈骗与其它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据湖北省公安厅发布的《2018湖北公安工作情况统计》显示,2018年湖北省共破获网络电信诈骗案件9675起,较2017年增加1553起,避免群众损失近2亿元[[2]]。

近年来,我国的网络电信诈骗发案率以每年20%至30%的速度快速增长,对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电信的重要用户,更是首当其冲受到网络电信诈骗的不法侵害。徐玉玉案、宋振宁案、蔡淑妍案、段金可案,一起起针对高校大学生的网络电信诈骗案件接连发生,严重侵害了大学生群体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当前,网络电信诈骗日益呈现出“精准化”的发展趋势,将高校大学生作为重要目标对象,这不仅对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及合法权益产生了巨大威胁,同时也对高校电信网络安全管理与国家立法、执法、司法工作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为保障大学生群体的健康发展,提升高校大学生对网络电信诈骗的认知程度与防范意识、增强对大学生群体的必要保护已刻不容缓。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网络电信诈骗不同于以往传统形式的诈骗手段,不仅翻新速度更快,更具迷惑性与危害性,还逐渐呈现出“精准化”的发展趋势,将高校大学生这一庞大的网络电信用户群体作为目标对象,对其人身健康及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本研究从不同维度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对网络电信诈骗的总体认知现状进行探讨,了解与分析高校大学生遭受网络电信诈骗的主要成因,并基于多个层面提出高校大学生应对网络电信诈骗的防范对策与建议,为保护大学生群体免受网络电信诈骗的不法侵害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1.2.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以高校大学生为研究主体去探究网络电信诈骗的类型与特征,分析高校大学生成为网络电信诈骗高发群体的主要原因,有助于填补针对高校网络电信诈骗的研究空白,为其他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范例与可行性支持,对丰富和补充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2)现实意义

通过分析与探讨当前高校大学生对网络电信诈骗的总体认知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大学生应对网络电信诈骗的防范对策与可行性建议,有助于保护大学生群体免受网络电信诈骗的不法侵害,提高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为高校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对于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网络电信诈骗是全球所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国外学者对网络电信诈骗与大学校园安全问题的相关研究开始较早,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展开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理论成果。

网络钓鱼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网络电信诈骗方式,国外学者通常将其作为主要的研究切入点,围绕其展开大量相关研究。Moreno-Fernández、María M、Blanco F等(2017)认为钓鱼网站是对真实网站的模仿,因此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着细微差异,可以此作为识别真假的突破口。他们认为钓鱼网站很难使用与真实网站相同的字体,因而选择专注于排版,通过实验来评估视觉辨别训练的有效性。通过实验他们发现,相较于从一开始就接受高难度训练的大学生,那些从相对容易识别的排版差异开始训练的大学生对排版差异的敏感性要更高。因此他们认为,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渐进式视觉辨别训练,可以使其更加敏锐地识别出网站的真假,从而减少受到网络钓鱼攻击的可能性[[3]]。Gavett B E、Zhao R、John S E等(2017)试图通过实验来研究网络钓鱼敏感度的增加是否与年龄有关,以及对执行功能进行测试是否可以预测对网络钓鱼的敏感度。通过对91名年轻人和102名老年人进行实验后他们发现,老年人由于对网络钓鱼拥有更丰富的了解与被骗经历,因此对网络钓鱼有更高的敏感性,而年轻人则更容易受到网络钓鱼攻击,但是,通过教育则可以减少年龄因素对网络钓鱼敏感性的影响程度。因此他们认为,通过接受一定培训与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对网络钓鱼的敏感性与防范意识[[4]]。Bergmann M C、DreiBigacker A、 Von Skarczinski B等(2017)提出了网络依赖性受害这一全新概念。网络依赖性受害包括恶意软件感染、勒索软件感染、个人数据滥用三种类型,通过对20000多名年龄在16岁以上的网络用户进行随机抽样,发现16.6%的受访者都曾至少经历过一种形式的网络依赖性受害,且这一比例在18到25岁这一年龄段甚至更高。因此他们建议,在日常的网络行为中,要时刻注意对网络电信诈骗的防范与个人信息的保护,以免遭遇网络依赖性受害[[5]]。

对于高校校园安全问题,国外学者以电信与网络环境、校园暴力、安全文化等多个方面作为研究视角,切入角度较为多元。Joshi C和Singh U K(2017)提出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框架用以保护高校网络环境。该框架通过三个阶段来降低高校网络存在安全漏洞风险的可能性:第一阶段,评估威胁与漏洞,识别网络环境中的弱点;第二阶段,针对风险性最高的漏洞制定可操作的补救计划;第三阶段,评估当前管理模式的脆弱性并加以改进,提升高校网络环境的安全程度[[6]]。Regehr C、Glancy G D、Carter A等(2017)聚焦于当前日益严重的大学校园暴力威胁,思考如何针对这一复杂问题进行评估,以寻求更加有效的管理方法,构建更加安全的大学校园[[7]]。Gong Y(2019)通过发放问卷探究中国大学生的安全文化,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的安全文化水平高于男大学生,职业健康与安全专业(OHS)学生的安全文化水平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为此他建议,高校应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来提升大学生的安全文化水平,同时在事故预防项目中应更加关注男大学生[[8]]。

1.3.2国内研究现状

您需要先支付 5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