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营造的实践案例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4 15:59:07
(1)研究目的
“社区营造”最早出现于台湾学者申学庸提出“社区总体营造”之名词,该词以“建立社区文化、凝聚社区共识、建构社区生命共同体的概念”作为一类文化行政的新思维与政策作为主要目标。社区作为社会的一个基本单元,承担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功能,想要做好社区营造,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社工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尤其是老旧小区这种比较特殊的问题形式。社工具有专业的价值观和工作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而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基础工作方法中的其中之一,因此社工在介入社区营造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此之前,欧美、日本等地因小镇面临没落消失的危机,已经发展出以社区为基础的地方振兴模式:在日本有造町、造村等运动,英国小镇有市民振兴、美国有社区设计、社区再造。台湾因独特的发展背景自创社区总体营造,以区别既有的社区建设、社区发展。社区营造也作为一种新的实践模式引发了大陆部分地区社区实践活动的革新。
本文想通过对成都宽巷子社区营造的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了解国内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营造的现状,并评价其效果,总结出一条适合在国内推广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营造的路径。
(2)研究意义
社区营造在台湾和日本己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但在大陆的研究和实践较少。学者主要研究的是台湾和日本地区的经验及其对于大陆地区的借鉴作用,以大陆地区的实际情况为研究对象的文献较少。因此本文以宽巷子社区为例,在社区营造的理念支持下,研究社会工作机构在社区营造过程中的作用。
社区营造核心是社区居民自组织起来,政府提供一定经费,给予一定引导,再由专业组织提供知识帮扶。社区营造最核心部分是社区居民,社区居民如何形成他们的协会、外部力量和内部能人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提供政策,提供资金,提供足够的动力,让民间组织活起来。在民间自发、政府引导中,让很多社会组织能进入其中,最终使社区能有自己的能力解决社区发展的问题。
在参与社区营造的社会组织中,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工作方法服务大众,其工作越来越被社会大众认可。社区营造所需的物力、人力等资源都由社区内部提供,社会工作机构只是把这些力量进行归总整合,即充分发挥平台作用,让供应者和需求者通过平台连接起来。社会工作机构扎根于社区,在社区需求方面能有更及时和准确的判断,因为接近居民,也就更接近问题。社会工作机构对于社会问题的敏感度,促使其将那些被政府忽视和遗漏的地方更容易得到解决。
(3)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营造领域的研究可分为对国外、国内的研究。对国外的研究主要是市对日本的研究。对国内的研究,早期是对台湾地区的“社区总体营造”的研究,近几年对大陆社会营造的研究开始增多。早期研究社区营造的学者,主要是基于对台湾和日本的社区营造成果进行了介绍。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社区建设的实践出发,到台湾和日本地区考察学习,分析社区营造的成功案例,并逐步探索着社区营造对大陆地区社区建设的意义。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未来街道社工个人职业素质形成分析外文翻译资料
- 为灾后社会发展组织社区 定位社会工作外文翻译资料
- 城市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路径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赛博格宣言:20世纪后期的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外文翻译资料
- 谁接受少数民族的文化?多数群体成员文化适应的人格视角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工作和精神病学视角下战争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初级护理中的生物—心理—社会挑战外文翻译资料
- 网格化管理促进城市社区防治犯罪的实践与思考外文翻译资料
- 社论:COVID-19期间老年人的孤独感和社会隔离——对老年学社会工作的启示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支持与中国农村的“留守”老人:以江西省为例外文翻译资料
- 从抗争到顺应:科层组织视角下的快递员身份认同与行动策略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