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个案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4 15:31:36
一、目的及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与习惯产生了巨大的改变。但网络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负面效果,许多人深陷网络的泥沼,沉迷于网络游戏或是社交活动,无法自拔。作为心智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青少年尤其容易被网络所吸引,并有很大可能进一步沉迷于网络,进而出现网络成瘾这一偏差行为。
研究本论题的目的有以下几点:首先,通过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了解可能促使青少年产生网络成瘾行为的个人、家庭和社会因素。产生网瘾这一偏差行为的背后影响因素是复杂而多样的,但大致还是可以从以上三个层面来对这些因素进行归类探讨。其次,在了解影响青少年产生网络成瘾的因素后,了解网络成瘾这一偏差行为带给青少年的影响,如影响其心智发展、社交活动、学业成绩等等。网瘾青少年的偏差行为,网瘾对青少年成长发展的不利影响是社会工作介入、帮助他们纠正这一偏差行为、促进其健康成长的必要前提。最后,就是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助人手法,把案主从网络的泥沼中解救出来,帮助他们心智健康成长,长大成才。
研究本论题的现实意义在于帮助网络成瘾青少年矫正其网络成瘾这一偏差行为,使其能健康成长。从资料和现实来看,大多数网瘾少年由于沉迷网络游戏或社交,都无法专心于自己的学习,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产生恶性循环。除此之外,还会引起家庭关系的恶化。许多父母对于拥有网瘾的孩子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要么完全放弃不管,要么送去如电击治疗等“治疗学校”进行康复。而以上两种方法都不可取,前者会使网瘾青少年走向更深的泥沼,而后者更是会对网瘾青少年造成身体心理的双重伤害。不仅如此,网瘾青少年不被同学、老师、家长和朋友待见,由此可能缺乏正常的成长环境,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而且由于其缺乏自制力与辨别是非的能力,也很有可能在网络上受骗,甚至受到不良引导从而走向歧途。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网瘾青少年摆脱网瘾的束缚,从网络世界中脱离出来,拥有正常的家庭、社交关系,有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以及成长成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而研究本论题的理论意义则有两点,一是通过此次研究,进一步梳理了解可能促使青少年产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因素和对青少年成长发展的不良影响,从而对症下药,为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其次就是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也是社会工作的又一具体实践,在利用不同专业手法介入这一问题的过程也是对于社会工作理论与内容的又一次丰富与拓展。这也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一个尝试,探讨社工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又一次具体实践,为青少年社会工作以及个案工作等进一步的发展完善提供了经验。
国内研究现状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有非常的多的学者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对其进行研究,取得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结果,而对其进行梳理,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本次研究的意义。
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成因,有许多学者都是就其中一点进行深入探讨。如张锦涛等人从亲子关系的角度出发,提出良好的父子和母子关系可以有效降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概率。邓林园等人则通过对家庭环境、亲子依恋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分析,认为家庭环境中的家庭亲密度越高,亲子关系越好,青少年出现网络成瘾问题的概率就越小。此外,还有学者从青少年人际关系、自尊等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认为越是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就越不容易网络成瘾和低自尊心的同学会更加频繁的上网。当然,也有学者从多角度出发去看待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如邓验、曾长秋总结后发现,导致青少年出现网络成瘾的因素可以分为个体内部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内部个体因素是指青少年身心尚未发育成熟,无法阻挡网络的诱惑,而外部环境则分为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因素。学者魏爽提出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成因可归纳为五个方面:青少年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同辈群体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关于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危害,既有心理伤害,也有身体伤害。孙志强将网络成瘾的危害归结为七个方面:第一,青少年沉迷色情,身心受损;第二,将虚拟活动真实化,容易走上犯罪道路;第三,网络交流容易受骗;第四,影响学业;第五,危害身体健康,导致视力下降、睡眠不足、体能下降、免疫力降低等;第六,导致青少年心理偏激化,难以融入社会;第七,损害青少年的社会功能,引发人际关系障碍等。
而对于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介入治疗,则集中于心理学、病理学,将网瘾问题看做为一种心理疾病,采取药物治疗等方式对案主进行治疗。而通过专业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安民兵提出,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有个案、团体、社区工作和社会工作行政。陈秀红则从家庭功能理论视角提出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方法,以青少年的家庭系统为服务对象,针对整个家庭系统开展家庭治疗服务,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适时作出调整。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未来街道社工个人职业素质形成分析外文翻译资料
- 为灾后社会发展组织社区 定位社会工作外文翻译资料
- 城市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路径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赛博格宣言:20世纪后期的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外文翻译资料
- 谁接受少数民族的文化?多数群体成员文化适应的人格视角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工作和精神病学视角下战争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初级护理中的生物—心理—社会挑战外文翻译资料
- 网格化管理促进城市社区防治犯罪的实践与思考外文翻译资料
- 社论:COVID-19期间老年人的孤独感和社会隔离——对老年学社会工作的启示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支持与中国农村的“留守”老人:以江西省为例外文翻译资料
- 从抗争到顺应:科层组织视角下的快递员身份认同与行动策略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