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及其防治——从社会工作的视角文献综述
2020-04-13 13:18:41
文 献 综 述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据美国司法部报告,美国25%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平均7.4秒就有一个女人遭到丈夫的殴打,每年大约有4000名女性被殴打致死;每小时就有一名妇女被丈夫或男友杀害,每月有42%被害女性是死于家人或情人手中[1]。在我国根据全国妇联200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仅针对妇女的暴力,在我国近3亿个家庭中约有30%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全国妇联2003年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在被调查对象中,有16%的女性承认被配偶打过,14%的男性承认打过自己的配偶,有38.4%的夫妻承认发生冲突时会动手,其发生的频率一般是”几个月一次,”此项调查还显示,受到配偶殴打时,有48.2%的男性会”和配偶对打”,而女性更多的是”被动地让配偶打”、”躲进另一个房间”和”大声向邻居呼救”[2]。目前,在我国每年的离婚案件中超过25%的家庭解体是由于家庭暴力[3]。家庭暴力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由此可见一斑,况且上述资料还未统计对未成年人和老人的家庭暴力,如果再加上二者,恐怕统计数字更令人吃惊。家庭暴力就像社会有机体上的毒瘤,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健康。事实上家庭暴力不仅在中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且也是国际重点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
(二) 研究意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千万个家庭和谐,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在家庭暴力现象愈加严重的今天,全社会都在寻求解决家庭暴力的途径和方法。社会工作作为针对弱势群体、解决社会问题的服务应用型学科,必然把家庭暴力视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出于对这一严重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笔者决定将家庭暴力作为选题,试图运用社会工作独特的视角寻找解决和防治家庭暴力的方法,为受暴者提供专业性的服务,为家庭暴力的防治提供专业支持与建议,为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尽绵薄之力。
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对于”家庭暴力及其防治#8212;#8212;从社会工作的视角”这一课题,主要涉及”家庭暴力”和”社会工作”这两个概念。
家庭暴力的国际通用词为”Domestic Violence”,简称DV。家庭暴力就其含义而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暴力是指一切具有家庭关系的成员中发生的一方对另一方的暴力行为;狭义的家庭暴力,是指男子对妻子行使的暴力行为,是男性伴侣为了支配和控制女性,在他们关系存续期间或终止之后对女性所施行的暴力和虐待行为[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明确规定,婚姻法中所称的”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5]。但就目前而言,家庭暴力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拳脚相加的肢体暴力,同样具有伤害力的精神暴力虽然不能把人打得鼻青脸肿,但足以让人的心灵遭受创伤。精神冷暴力是在《新婚姻法》颁布后不久,专家们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指夫妻双方在产生矛盾时,不是通过殴打的暴力方式处理,而是对对方表现得较为冷淡、轻视、疏远至恶语中伤、羞辱对方的隐性暴力[6]。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未来街道社工个人职业素质形成分析外文翻译资料
- 为灾后社会发展组织社区 定位社会工作外文翻译资料
- 城市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路径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赛博格宣言:20世纪后期的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外文翻译资料
- 谁接受少数民族的文化?多数群体成员文化适应的人格视角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工作和精神病学视角下战争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初级护理中的生物—心理—社会挑战外文翻译资料
- 网格化管理促进城市社区防治犯罪的实践与思考外文翻译资料
- 社论:COVID-19期间老年人的孤独感和社会隔离——对老年学社会工作的启示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支持与中国农村的“留守”老人:以江西省为例外文翻译资料
- 从抗争到顺应:科层组织视角下的快递员身份认同与行动策略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