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社会学类 > 社会工作 > 正文

基于“互联网 公益”的儿童大病医疗救助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2021-03-11 22:45:14  

1.目的及意义

1.1论文研究的目的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通过互联网公益得到医疗救助的大病儿童很多,“互联网 公益”的大病医疗救助模式对政府主导的基本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有很大的补充作用。“互联网 公益”模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浏览网页、刷一刷朋友圈、动一动手指捐赠爱心款就可以帮助在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大病患者技师或的医疗救助。但是此类型的捐赠救助具体是怎么运作的,取得的效果怎样,公益善款的使用情况如何,从事这样的公益活动的主要是哪类人群,对大病儿童及其家庭的影响如何,这也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1.2论文研究的意义

1.2.1研究的理论意义——可丰富大病儿童医疗救助模式的研究视角

目前学界对儿童大病医疗救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病儿童的病种以及其他救助模式,而对互联网下的公益救助及其项目活动的研究几乎无人涉及。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学术探索价值和理论意义。公益救助作为社会保障的有力补充,许多学者对我国公益事业进行了相关研究。伴随着网络走进人们的社会,用网络的平台进行公益捐赠救助、网友在网络平台、朋友圈等进行公益交流、利用网络宣传公益行为等等,为公益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渠道,也为公益研究的新视角提供了可能。

1.2.2研究的实际意义--——有利于人们更加清楚的认识网络公益对大病儿童的影响力

笔者通过对大病儿童通过互联网获得公益救助的两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淸楚地将这种模式的具体情况呈现在大家的眼前,使人们更加了解这样的组织的运行机制如何。有利于更好地规范、引导互联网下的公益活动的长远发展。笔者将探讨出“互联网 公益”模式对大病儿童医疗救助的优势与劣势,发扬优势、规避劣势,帮着相关组织和部门规范网络公益活动的行为方式。

{title}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

本论文将对“跳跳事件”和“罗尔事件”两个正反典型案例进行深入探究,了解大病儿童获得救助的具体流程、“互联网 公益”下医疗救助的影响力(对儿童及家人、对社会以及对捐赠者)、参与人群、筹款金额、时间范围、取得的成效以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两个案例的比较分析,归纳出“互联网 公益”模式下对儿童大病医疗救助的五大机制,即动力机制、筹资机制、善款管理分配机制、监督机制及信任机制,让公众了解该模式的具体运作流程,并为互联网下的公益救助长远发展提供建议。具体如下: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