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理论视角下的留守儿童越轨行为研究文献综述
2021-03-11 00:34:00
留守儿童作为伴随着我国特定时期经济形势发展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近年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处在成长期的留守儿童,其在个体发展与社会融入中所产生的越轨行为成为近年来研究者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留守儿童常年无法与外出务工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从小缺少与父母的交流和互动,因而未能与父母建立起良好的亲密关系,从依恋理论的视角来看,这对留守儿童在社会认知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研究留守儿童的依恋问题和越轨行为对于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依恋理论视角研究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越轨行为,创新性地从依恋角度探究留守儿童产生越轨行为的影响因素,试图突破当前学界对留守儿童心理特点和成长与教育问题的单一研究困境,同时希望能够为预防和干预留守儿童越轨提出有效建议。
1.1依恋理论的内容及相关机制
婴儿与母亲或其他主要照顾者的依恋,是其作为个体生存的开端和社会性发展的试验平台。精神分析学派早期提出的依恋理论强调婴儿生理需要的满足,把喂养和口腔经验视为依恋形成的起源。这种生物决定论倾向的观点过于片面,也未深入探究影响依恋发展的因素和依恋发展的内在机制。但精神分析理论对于依恋的解释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发展心理学对依恋理论更为系统和科学的研究。目前关于依恋的所有解释中,以John Bowlby和Mary Ainsworth联手合作所得的主要成果为基本理论。John Bowlby开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通过分离和剥夺来中断婴儿和母亲的关系纽带,利用行为学、控制论和心理分析的概念,制定了依恋理论的基本概述。Mary Ainsworth则把依恋理论的基本原则转化为实证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扩大了理论本身。她的两个主要理论贡献分别是依恋关系中个体差异的解释和主要照顾者的概念定义(Peter Marris,1993)。
依恋理论由John Bowlby首次正式提出,Bowlby主要研究婴儿与母亲的分离反应。实验发现婴儿在与母亲分离时会表现出吸允、抓紧不放、哭喊、找寻跟随和微笑等本能反应,是一种分离时产生的适应性反应,这种反应组成了婴儿对母亲早期的依恋行为,其中紧抓不放和寻找与跟随的行为反应也许最为重要(Bowlby,1958)。Bowlby从动物行为学的角度解释这种本能反应,他认为这些表达形式在许多哺乳动物身上很常见,说明人类婴儿和其他哺乳类幼儿对母亲或主要照顾者的依恋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界生物链中,弱小的哺乳类幼儿为获取安全感,需要同主要照顾者保持一种特定的亲密关系,建立相互寻求亲近的情感联系。而人类婴儿与母亲之间也具有亲近的本能反应,母亲会对婴儿通过哭、笑等行为表达出来的需求信号做出反应。可见,John Bowlby关于亲子关系的研究虽独立于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客体关系,但对依恋根源的认识却仍基于生物论。
Bowlby所提出的依恋理论本质上讨论了个体在婴幼儿时期与主要照顾者形成的依恋关系及表征。Mary Ainsworth则进一步将此理论扩展及延伸,她认为婴幼儿在与母亲完全不熟悉之前需要发展一种安全的依赖,即安全感(Secure dependence)。这种安全感能够为个体以后自信地独自学习技能和获得知识提供基础,并使其从与父母的关系中解放出来。基于幼儿的行为表现测试,Ainsworth将依恋的质量从“安全感”的维度上区分成不同的类型,包括安全型依恋、焦虑-抵抗型非安全依恋和焦虑-回避型非安全依恋,不同类型的依恋会让幼儿建构出不同的内在运作模式(internalworking models)。其中,每一种类型反应着一种不同的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其差别取决于主要照顾者对婴幼儿发出的信号作何回应。
1.2青少年的依恋与越轨行为关系研究
依恋理论强调儿童早期与主要照顾者形成的依恋关系和类型对其人格成长和外显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地,在儿童早期中断与主要照顾者的依恋将会对个体产生长期负面作用(Hayslett-Mccall amp; Bernard,2002)。甚至有学者认为,一个受损的低质量亲子依恋是青少年产生越轨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且最终会在其成人生活中发挥作用(Lee,et al,2016)。除亲子依恋的质量外,不同依恋类型在当前调查中被看做另一重要研究指标。以情绪控制为例,Mikulincer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的亲子依恋类型使个体在情绪控制方面有着不同的外显行为,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情绪不良时,会积极寻求他人的支持;回避型依恋的个体会选择逃避;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则完全受情绪左右,无法积极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越轨行为通常也被称为离轨行为或偏差行为,一般指背离公认的重要的社会规范的行为。青少年越轨行为体现在不采取合法途径而是采取非法途径实现目标,集中表现在辍学、偷窃、攻击行为、破坏行为、药物滥用、参与团体犯罪等方面。
从依恋视角出发,国外学者大多使用实证方法测试青少年产生越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亲子依恋(Lee,et al,2016;Vries,et al,2016;Brauer amp;De Coster, 2015)、家庭依恋(Barfield-Cottledge,2015)、学校依恋(Fine,et al,2016)、团体依恋(Gundy,et al,2011)、同伴依恋(Brauer,amp; De Coster, 2015)和遗传变异( Fine,et al,2016)等都会影响青少年犯罪和犯罪的可能性。研究也发现亲子依恋关系影响青少年产生侵略行为和越轨行为的风险和保护因素,而亲子依恋与越轨行为的关系由有偏差行为的同辈群体和父母的监控调节(Mediated),青少年的认知扭曲则会调节依恋与直接或间接攻击行为的关系(Vries,et al,2016)。此外,另有研究发现城市青少年和农村青少年在团体依恋和分离中过程所受到的压力有差别,比起城市青少年,农村青少年拥有独特的来自团体依恋的优势,更易承受来自抑郁情绪的压力(Gundy,et al,2011)。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未来街道社工个人职业素质形成分析外文翻译资料
- 为灾后社会发展组织社区 定位社会工作外文翻译资料
- 城市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路径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赛博格宣言:20世纪后期的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外文翻译资料
- 谁接受少数民族的文化?多数群体成员文化适应的人格视角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工作和精神病学视角下战争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初级护理中的生物—心理—社会挑战外文翻译资料
- 网格化管理促进城市社区防治犯罪的实践与思考外文翻译资料
- 社论:COVID-19期间老年人的孤独感和社会隔离——对老年学社会工作的启示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支持与中国农村的“留守”老人:以江西省为例外文翻译资料
- 从抗争到顺应:科层组织视角下的快递员身份认同与行动策略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