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抗逆力研究文献综述
2021-03-11 00:33:4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的加速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产业调整也随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经商,因此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产生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因群体数量庞大且成长环境特殊在受教育机会、营养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安全、行为学业发展等方面均处十弱势,且这种弱势问题也会造成留守儿童的越轨行为。所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找到解决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受群体,其问题的合理解决可以促进农村经济乃至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提出经济发展转型的新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由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这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必须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找到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推进构建和谐社会。
近几年,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绝大多数的调查研究都倾向于描述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有那些负面问题,忽视了处于一定困境的,有这样那样方面问题的留守儿童中也有适应良好,健康发展的个体。从而也就缺乏对留守儿童面对逆境的应对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的挖掘,也就是对留守儿童抗逆力的研究。抗逆力是个体的心理功能及发展并未受到压力,逆境的损伤性影响的心理现象,而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个体经常面临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因此为使农村留守儿童更好的应对这些压力,健康成长,对于其抗逆力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抗逆力的研究,以有效预防农村留守儿童的越轨行为,促进其更好的适应社会,健康发展。
{title}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1)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民工潮”的兴起改变了农村传统的家庭结构和抚育方式,由此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愈演愈烈。国内很多研究认为,留守经历会给农村儿童造成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如学习成绩不理想、逃学、辍学、纪律观念差等行为问题,容易产生孤独感、自卑、冷漠、内向等情绪或性格。但是目前国内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过度集中于负面发展结果,可能导致对该群体的片面理解甚至“污名化”。事实上,留守儿童并不都是“问题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性: 一些儿童表现出了较多的问题行为,一些儿童却并没有表现出适应性问题,甚至在不利的环境中发展出很多良好品质,表现出较高的抗逆力。所以要充分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2)抗逆力因素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不利处境并不必然导致个体的发展不良,个体仍有机会保持正常的发展,并且其发展水平甚至会超出正常个体的发展水平。抗逆力在儿童发展中十分重要。抗逆力中包含风险因素与保护因素,注重研究这两方面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与越轨行为的影响。
(3)如何培养农村留守儿童抗逆力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根据之前的研究,总结抗逆力对于留守儿童的影响,并为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抗逆力提出建议。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法,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越轨行为以及抗逆力相关文献的大量搜索,进行文献收集,并进行文献分析,为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抗逆力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未来街道社工个人职业素质形成分析外文翻译资料
- 为灾后社会发展组织社区 定位社会工作外文翻译资料
- 城市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路径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赛博格宣言:20世纪后期的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外文翻译资料
- 谁接受少数民族的文化?多数群体成员文化适应的人格视角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工作和精神病学视角下战争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初级护理中的生物—心理—社会挑战外文翻译资料
- 网格化管理促进城市社区防治犯罪的实践与思考外文翻译资料
- 社论:COVID-19期间老年人的孤独感和社会隔离——对老年学社会工作的启示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支持与中国农村的“留守”老人:以江西省为例外文翻译资料
- 从抗争到顺应:科层组织视角下的快递员身份认同与行动策略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