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性恋伴侣关系持久性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2020-09-15 22:04:3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所谓同性恋简而言之就是以同性为对象的性爱倾向及行为。随着研究的深入,同性恋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社会大众对同性恋的认知也经历了“有罪——精神病——正常现象”的认知过程,而同性恋人群也逐渐成为了众多学科包括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领域共同关注的对象,并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
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笔者发现,对同性恋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同性恋成因研究。如我国学者李银河在《同性恋亚文化》中提到,同性恋形成分为先天说和后天说,一部分同性恋者源于基因遗传,一部分源自于后天因素的影响。李银河提到,后天的经历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最初的性经历,研究将同性恋成因强调首次性经验重要性的理论称为“空白占据”理论,该理论认为性行为方式和性角色认同这二者之间虽然关系密切却各自独立,人在认同了某种性别角色之后如果在一段时间里性行为方式还是空白,而一旦某种性行为方式首先占据了这一空白,就大有可能固定下来,形成终身的性取向;另一方面,男性的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容易导致同性恋(李银河,2009)。阎红霞从家庭角度建立模型,认为父母对子代性别角色认同的影响至关重要并影响着子代同性恋或异性恋的倾向(阎红霞,2016)。(2)同性恋艾滋病传播研究,主要围绕同性恋群体尤其是男同与艾滋病感染之间的关系、同性恋性行为与艾滋病防治等角度进行。(3)同性恋自我角色认同研究,如王晴锋认为不合理的角色认同导致同性恋者的自我污名化和同性恋群体内部之间的相互攻讦(王晴锋,2016)。(4)同性恋关系模式研究,如在同性恋关系发展阶段模式上,麦克沃特和麦蒂逊通过对56对男同性恋伴侣的研究,得出了一套六阶段模式,即结合期、高潮期、稳定期、确立期、更新期,而克拉尼斯和格林在上述六阶段模式的基础上,又针对女同性恋者的性伴侣关系提出新的六段说,即孕育期、浪漫期、冲突期、接受期、确立期和同居期(黄兆群,1999);魏伟、蔡思庆通过研究总结认为同性恋家庭婚姻模式主要分为阴阳两性夫妻型家庭模式、友谊式、年龄差异的领导式三种(魏伟,蔡思庆,2016)。由于同性恋群体隐蔽性限制,国内对同性恋的研究较少并少有学者做深入研究,且目前国内多数研究是基于国外研究成果而下的结论。因而存在诸多问题,如研究对象多以男同为主,多以病理性视角看待同性恋群体,研究的范围较窄、内容不够深入等问题,且大部分研究随着时代的变化普适性下降而无法较好的解决当前同性恋群体面临的问题。
(一)研究问题及目的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1)研究方法
采用质性和量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法、结构式问卷和半结构式访谈方法收集资料,通过随机抽样及滚雪球抽样方法发放问卷。
(2)资料收集方法
1) 拟通过Blued、Rela等同性恋社交网站发放问卷:
性别 | 男 | 女 | 合计 |
份数 | 150 | 150 | 300 |
2) 拟通过Blued、Rela等同性恋社交网站和在同性恋朋友的帮助下寻找20名(男女各10位)访谈对象,做深入探访;
3) 通过查找知网等途径收集现有的关于同性恋群体研究的文献,包括社会工作案例、理论研究成果、数据等资料。
(2)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年满18周岁的中国同性恋者(以同性恋社交网站为主)。于同性恋的定义,学界并没有较为统一的界定,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同性性倾向越来越多的成为同性恋定义的主要参照标准。所以本文中的“同性恋”是指对同一性别的人的持久喜爱或性吸引的人。具体研究对象人数的确定是以资料的饱和程度为准。样本抽取过程中,为了保证资料的多样性和饱和度,笔者有目的地选择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行业、不同性别的同性恋者作为访谈对象。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3.进度安排
第9—11周:寻找研究对象,设计并发放问卷;开展访谈。
第12周:数据录入,并形成报告;进行访谈整理。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李银河. 同性恋亚文化[m]. 呼和浩特: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
[2]阎红霞. 同性恋现象的成因探讨[j]. 商,2016.
[3]王晴锋. 同性恋研究中的身份政治、亚文化及话语之争[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74-82.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未来街道社工个人职业素质形成分析外文翻译资料
- 为灾后社会发展组织社区 定位社会工作外文翻译资料
- 城市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路径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赛博格宣言:20世纪后期的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外文翻译资料
- 谁接受少数民族的文化?多数群体成员文化适应的人格视角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工作和精神病学视角下战争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初级护理中的生物—心理—社会挑战外文翻译资料
- 网格化管理促进城市社区防治犯罪的实践与思考外文翻译资料
- 社论:COVID-19期间老年人的孤独感和社会隔离——对老年学社会工作的启示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支持与中国农村的“留守”老人:以江西省为例外文翻译资料
- 从抗争到顺应:科层组织视角下的快递员身份认同与行动策略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