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的成因分析及其疏导机制研究开题报告
2020-09-01 20:41:2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目的及意义
目的:校园欺凌(school-bullying)是发生在学生间的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行为,在中小学学生之间尤为常见。在现实生活中它往往被认为是未成年人之间的小冲突,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经历。然而201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针对10个省市的5864名中小学生调查显示,有32.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校时会偶尔被欺负”,另有6.1%的受访者表示,在校“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近年来,未成年人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屡禁不止,发生在中小学校园里的欺凌事件屡见报端,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本论文旨在通过多方面、系统深入的分析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社会工作疏导及干预措施,最终帮助欺凌者纠正不规范行为、被欺凌重返正常生活、净化校园环境,促进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基本内容:(具体化)
校园欺凌的概念解析和研究综述
1、相关概念解析
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行为:上世纪70年代,挪威学者欧维斯(d.olweus)最早开始对校园欺凌行为进行系统研究。
他认为,欺凌行为是一群或单个学生,用某种负面行动,重复且长期地对待某特定学生或一群学生。
在国内,欺凌又称“欺负”,具有恃强凌弱之意。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2017年1月初,与老师商讨,确定论文题目;
2.2017年2月,根据论文题目进一步查找材料,阅读文献;
3.2017年3月15日前,完成开题报告、外文资料翻译篇目确定;
4. 2017年4月30日前,确定论文大纲并完成阶段性报告,上传教务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
5.2017年5月20日,完成论文初稿交老师批阅,根据指导意见做进一步修改;
6. 2017年5月25号前,确定论文最终稿,并上传最终毕业设计(论文)成果,由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完成评分;
7.2017年5月30号前,完成毕业论文打印、装订,撰写答辩提纲等;
8.2017年6月初,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魏叶美,范国睿.社会学理论视域下的校园欺凌现象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6,(2):20-24.
[2]李燕秋.校园欺凌研究综述校园欺凌行为:意涵、成因及其防治策略[j].现代学校治理事例,2016(7):68-71.
[3]屈生宪,李雪屏,陈丽娜,周欢,李卓,郑鹏.简析新形势下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成因和对策[j].价值工程,2012:252-253.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未来街道社工个人职业素质形成分析外文翻译资料
- 为灾后社会发展组织社区 定位社会工作外文翻译资料
- 城市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路径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赛博格宣言:20世纪后期的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外文翻译资料
- 谁接受少数民族的文化?多数群体成员文化适应的人格视角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工作和精神病学视角下战争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初级护理中的生物—心理—社会挑战外文翻译资料
- 网格化管理促进城市社区防治犯罪的实践与思考外文翻译资料
- 社论:COVID-19期间老年人的孤独感和社会隔离——对老年学社会工作的启示外文翻译资料
- 社会支持与中国农村的“留守”老人:以江西省为例外文翻译资料
- 从抗争到顺应:科层组织视角下的快递员身份认同与行动策略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