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火时间对9Cr2WVTa钢晶粒度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2020-08-05 22:19:10
一、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对于能源的需求量日趋增加,而核能是一种既可靠、安全而又经济、高效的能源,尤其是”聚变能”的利用。
聚变能是指轻原子核合成较重原子核时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其被认为是让人类摆脱困境的理想能源。
聚变能的反应所需的原料为氘,而在海水中就蕴含着无尽的氖资源,因此聚变能燃料无限丰富;而且整个过程是一个聚变的过程,既不会产生CO2加剧温室效应,也不会产生例如裂变堆中的放射性同位素造成环境污染,可以说其清洁高效[1]。
但是,在聚变反应中接近聚变堆的材料,特别是第一壁材料将会受到大剂量的高能中子和其他粒子的辐照,因此聚变堆结构材料的选择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2]。
近年来,有关国际聚变堆的研究工作发展迅速,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AFM)由于具有低的辐照肿胀性能、优良的力学性能和比较成熟的工业生产经验,被国际公认是未来聚变堆第一壁/包层的首选结构材料[3-5]。
本课题模拟的是在锻态/焊态母材下,正火时间对9Cr2WVTa钢晶粒度的影响[6-7]。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新材料的研发势在必行,9Cr2WVTa钢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被发展出的一种新型钢材,其优异的性能更是让其承担了核用材料的重任。
材料的内部结构对材料的本身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我们所熟悉的晶体结构有:体心立方晶格(bcc)、面心立方晶格(fcc)和密排六方(hcp),不同的晶体结构对应的材料特性也是不同。
晶粒度是指表示晶粒大小的尺度,金属晶粒的尺寸(或晶粒度)对其在室温及高温下的机械性质有决定性的影响,晶粒尺寸的细化也被作为钢的热处理中最重要的强化途径之一。
因此,在金属性能分析中,晶粒尺寸的估算显得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