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 > 正文

中国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探索分析文献综述

 2020-05-20 20:08:07  

文 献 综 述

国际金融中心(Glipin1977,Dicken1986,Roberts1994),指的是国际金融活动发生的中心地;它既是各国金融机构高度集中的地方,也是国际金融资本的来源地和落脚点。国内外的学者对金融中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的内容如下:

一、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义

金融就是资金融通的意思,人类很早就产生了金融中心,最早的是13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到来了现代社会,最开始对金融中心进行研究的是金德尔伯格(1974),他从功能的角度对金融中心进行了定义。他在定义中指出,金融中心不仅可以跨时结算个人或者企业的储蓄与投资,将资金从存款者手中转移到投资者手中,还可以影响不同地域之间资金的交付与转移。银行与金融服务中心充当了空间价值转移和交易的媒介与桥梁。这里聚集着银行、证券发行者和交易商,并承担着资金交易中介和跨区域价值贮藏功能,提供专业化的国际借贷和国家之间支付服务。

杜飞和盖笛(1978)在《国际货币市场》一文中,定义金融中心是一个金融机构高度集中的大都市,是一国范围内或区域范围内金融交易的清算地。西蒙等人(2004)在《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决定因素:中国实例》一文中认为一个国际性的金融中心也就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

我国学者饶余庆(1997)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一书中对金融中心给出的定义是:金融中心是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高度集中,各类金融市场能自由生存和发展,金融活动和交易较任何其他地方更能有效率地进行的都市。王力(2008)认为国际金融中心是指各国金融机构聚集、金融市场发达、金融服务高效全面、金融信息传递畅通、国际资金流转自由、金融功能齐全的城市或地区。郑微(1998)认为金融中心是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群集,并进行各种金融活动与交易的场所。

二、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因

1、规模经济

金德尔伯格(1974)将规模经济理论和集聚经济理论应用于国际金融中心的研究,认为金融中心集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跨地区支付效率的提高和金融资源跨地区配置效率的提高导致的集聚效应。他指出单一的金融中心的效率性类似于增加单一法币的效用。每个地区在对外收付时,并不是分别与其他地区进行结算,而是与单一金融中心进行结算,如此只需要n-1个渠道,而非n(n-1)/2个。这对金融行业聚集至关重要,由于这种规模经济的效应,金融从业者相互间可以获得更多信息,降低成本,提高了效益。Park(1989)将规模经济理论应用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成因的分析,指出银行为了降低成本扩大经营规模在各大城市设立分行,使得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银行中心形成。他认为国际金融中心是银行家们在国际运营中收益与规模经济的自然反映。国际金融中心在地理位置上拥有某种优势吸引投资者和借款者进入,当一个地区的跨国银行数量众多,规模增大时,国际金融中心便极有可能形成。

2、地理因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