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企信用风险形成与传染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29 20:08:06
文 献 综 述 对于银企信用风险形成与传染机制的研究,国内外目前尚处于初步阶段,根据本文的研究方向,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最后提炼现有文献,总结创新点及相应思路。
1.1银企间信用风险的形成 1.1.1信用风险的定义 关于信用风险的内涵界定,当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定义方法。
第一种是指是由于债务人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履约而导致的风险(王春峰等,1998;石晓军,2003;Bernard Raffournier,2006)。
如王春峰等(1998)认为,信用风险指由于债务人不愿或无力偿还贷款本息,而导致银行形成呆账损失的可能性。
Bernard Raffournier(2006)认为信用风险是债务人或金融工具的发行者不能依据约定支付本息的可能性。
这是由于在当时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较窄,存贷款为其主要业务。
随着商业银行的发展,信用风险的定义的范围也逐渐拓宽。
第二种定义则是将信用风险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信用风险是指客户违约所导致的风险,狭义的就专指信贷风险(闫晓莉,徐建中,2007;张筠,2011;孙继伟等,2011)。
如闫晓莉等(2007)认为从广义上来说,信用风险是由于银行信用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从狭义上来说,就是信贷的违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