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 > 正文

第三方支付下的金融风险及监管文献综述

 2020-04-21 16:29:23  

1.目的及意义

一·目的及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上交易的普及, 使得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率变得尤为重要,第三方支付在这样的背景下萌芽、 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交易的不信任和资金的不安全问题,也使得支付变得更便捷。近几年来,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爆炸式地增长,第三方支付在中国呈现出多渠道、全金融的发展特征,信息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核心。可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迅猛的发展势头, 因此, 就第三方交易下的金融风险以及其防范措施的研究颇具探讨意义。

如今,第三方支付的服务范围、支付形式、支付工具、甚至市场竞争等等方面都在不断拓展升级和进化,不仅出现了类型众多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而且其存储支付方式多种多样,人人在外仅仅使用手机就可以完成一系列的交易支付,既防范了现金交易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使双方交易更加方便与快捷。它是互联网金融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其利用不断发展的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等技术,借助通信媒介,在金融机构、商户、消费者之间进行连接,并实现三者之间的金融交易往来活动。但是高速的发展通常伴随着许多风险隐患,如管理不规范、技术更新不同步、安全措施不到位、用户信息泄露等,影响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生活的稳定。所以,必须对第三方支付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进行查找和分析评价,根据分析结果对症下药,防范金融风险,保持稳健的经济环境, 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

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从线下走到线上,从互联网走到移动互联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在探讨了第三方支付下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并且根据相应风险提出一定的防范措施。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发展研究现状

中国电子商务从上世纪90年代发展到今天,经历了飞跃性的变化。1996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为10万,第三方支付萌芽于1999年,其发展历程已有几十年。到了2006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1.1亿之多,电子商务交易额也增长到了7000多亿人民币。根据iResearch (艾瑞咨询)统计,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交易规模2011年第三季度为6155亿元,2013 年为 53729.8 亿元,2014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到了惊人的80767亿,同比增长50. 3%, 且呈现出持续高速增长的趋势, 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增强。到 2015 年已经 突破 10 万亿元,达118674.5 亿元。预计到2018年, 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达22万亿。

第三方支付的风险研究在国内不同的学者也用不同的角度研究过,如在对国内第三方支付风险研究最早的是赵听,他在论文《金融监管的新课题:第三方支付平台》(2006)中,系统的总结了我国所面临的第三方支付风险,针对第三方支付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及各种问题,提出了加强对第三方支付风险监管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措施。郭希敏在《网络第三方支付所隐含的风险》(2009)提出第三方支付企业由于自身的安全和信用都没有相应保障而存在行业风险。王立峰(2010)给予货币信用体系的角度探讨了其风险等等。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针对类似支付宝等从事第三方支付中介服务的机构出台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然而第三方机构所从事的小额资金吸纳,信用担保等业务的法律性质,自身资质,内部制度等,对其更准确的定义是金融机构。对此,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我国还有很大的发掘和进步空间,可以从完善外部立法,建立内控制度,建立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外部各方的风险防范制度等方面进行风险防控。

第三方支付也已不仅仅是支付服务,已朝着金融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全方位发展,得益于其弥补了以银行为主体的传统支付结算服务的不足, 有效解决了买卖双方网上交易的信任缺失和资金安全问题, 大大缓解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因网点不足造成的排队问题等等, 使支付变得简单、 方便、 快捷, 能更好的满足企业和个人的支付需求。其与金融稳定与发展、国家的经济和金融信息安全密切关联,亟需实施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的监管和引导,已确保对我国的经济和金融安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