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 > 正文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2020-02-15 20:05:23  

摘 要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绿色金融发展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本文首先从银行、企业和政府角度阐述绿色金融发展现状,然后利用博弈论相关理论知识先对银行、政府和企业在参与绿色金融推动过程中所扮演角色进行分析,构建三方的博弈模型,进行博弈分析并得出结论,所得结果对于给出绿色金融发展的有效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主要研究了银行、政府和企业作为绿色金融发展全局的局中人进行的博弈,从理性人角度分析三方的决策,从而得出可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绿色金融;博弈;绿色信贷;环境污染

Abstract

A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finance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ssue. This paper first expounds the status quo of green finance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anks, enterprises and the government, and then uses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game theory to analyze the roles played by banks, governments and enterprises in the process of participating in green finance promotion by constructing a three-party game model and conducting a game. 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giving effective 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finance.

The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game played by banks, governments and enterprises as the participants of green finance development, and analyzes the decision-making of the three par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ational people, and draws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finance.

Key Words:green finance; game; green credi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

1.2.1 研究方法 1

1.2.2 研究思路 2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2

第2章 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3

2.1 绿色金融发展总体情况 3

2.2 绿色金融发展主体动因分析 3

2.2.1 从银行角度 3

2.2.2 从企业角度 4

2.2.3 从政府角度 4

第3章 绿色金融发展的博弈模型 5

3.1银行与企业博弈 5

3.1.1 模型构建 5

3.1.2 结论分析 6

3.1.2.1 从企业角度 6

3.1.2.2 从银行角度 6

3.2银行与政府博弈 7

3.2.1 模型构建 7

3.2.2 结论分析 8

3.2.2.1 从银行角度 8

3.2.2.2 从政府角度 8

3.3企业与政府博弈 9

3.3.1 模型构建 9

3.3.2 结论分析 10

3.3.2.1 从企业角度 10

3.3.2.2 从政府角度 10

3.4 博弈结果综合分析 11

3.4.1 从银行角度 11

3.4.2 从企业角度 11

3.4.3 从政府角度 11

第4章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开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在全球竞争加剧和生态遭受破坏的情况下,我国同时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挑战。随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剧,实现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而导致我国严重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原因包括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1]。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从这些根本性原因入手,也就是要改变污染型的经济结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改变投资结构,让更多的资金投入绿色环保的产业,从而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建立环境友好型经济结构。

如果将绿色金融的发展看作一个局,这个局中的主体主要是企业、银行和政府。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企业治理或降低污染物排放、向绿色结构转型;银行建立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并设立严格的资金借贷要求;政府推动进行金融部门的改革创新并对银行和企业进行监督管理。研究此局中主体间关系有助于找到促使三者做出利于绿色金融发展决策的关键因素,从而找到促成绿色金融发展的对策以转变投资结构,实现“绿色的资金流”。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方法

在发展绿色金融全局中,企业、银行和政府都直接或间接地在以收益为目的的准则下进行决策。银行以盈利为目的,在判定一个项目是否执行时通常考量其成本和利润,因而往往污染水平高但经济效益客观的项目也能得到银行的信贷支持。企业谋求利润最大化,往往忽略了污染的负外部性,或因减少污染的成本较大而置之不理。政府追求全局的效益最大化,它要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博弈论是建立在理性人假设基础上的一种“互动性”决策[2]。这种“互动性”在于在博弈论的研究过程中,各个决策主体在互相猜测对方的决策过程中做决策,决策的结果同时受自己和他人选择的影响。而资源和环境类似于公共物品,存在产权不明晰的特点,因而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外部性,从而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企业、银行和政府这三大主体的决策。三者有不同的效用函数,其中对于银行和企业来说,由于对经济效益的要求,两者的效用函数有重叠之处,而政府又存在监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这些导致了三者在进行决策时存在诸多的冲突和共同利益。博弈论擅长将复杂的关系抽象化,使决策过程更清晰,因此运用博弈论来分析绿色金融发展主体间关系及决策是合理且有优势的。

1.2.2 研究思路

将绿色金融发展看成一个博弈的过程,那么其局中人分别是银行、污染企业及政府。在满足理性人假设的前提下,三者进行博弈,相互根据对方可能的决策而进行决策,从而呈现出多种博弈的结果。本文采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过程,通过分析三者的行动特征和决策过程并将影响三者决策过程的因素量化,利用收益矩阵进行决策的可能性分析,从而得出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有利因素。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绿色金融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环境资源和经济效益的冲突之下不得不去研究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在近二十年来对绿色金融发展展开了许多的研究。从国外的角度来看,最早呈现的是“环境金融”的概念[3]。Jose Salazar (1998)认为,环境金融是在环保产业融资需要下展开的金融创新[4]。Scholtens B(2007)分析了赤道原则的作用,他进一步得出,环境金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手段,有助于解决严峻的环境问题,促进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5]。从国内来看,我国对绿色金融发展的研究起步稍晚。邓常春 (2008) 提出绿色金融是低碳经济时代的新金融模式,能有效促进可持续发展[6]。之后方灏(2010) 提出,环境金融是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的一种创新型金融模式[7]

从现有的关于绿色金融发展的研究来看,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集中在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以及对策研究,大部分是定性研究。国内外学者利用博弈论对绿色金融发展的研究较少。国内最早的是张秀生和李子明(2009),分析了银行和地方政府的博弈,指出信息传导机制的低效率,并提出转换政府职能的对策[8]。曹红军和陈好孟(2010)通过分析不确定环境下银行和企业的博弈,提出完善绿色信贷激励约束机制和信息传递机制等措施[9]。韩丰霞等(2017)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绿色金融的发展动力,建立银行、企业和政府的三方博弈模型并分析了不同利益主体的特征[10]

第2章 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2.1 绿色金融发展总体情况

我国绿色金融开展起步较晚,与国际绿色金融发展情况有较大差距,但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国内的政策越来越关注绿色金融的发展。总的来说,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情况呈现积极良好的态势,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在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占主导地位的绿色信贷在近年来有较大发展。根据银保监会数据,包括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及邮政储蓄银行在内的国内21家主要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从2013年6月末的5.20万亿元增至2018年7月末的9万亿元,增长了约73%。然而绿色信贷作为我国绿色金融主要的融资形式,其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方面还不够健全。我国绿色信贷政策大多是综合的,在具体实施的细节方面不够明确。绿色信贷发放过程中,银行需对贷款方进行充分评估,由于标准不够严格,可能难以准确评估项目风险。

第二,我国的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其他绿色金融产品市场也在逐步推进。依据中债资信数据,我国境内市场绿色债券余额截至2018年10月底已达到5352.34亿元。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已成为国际上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然而绿色债券的票面利率普遍低于普通债券,对购买者来说吸引力不够大,而且用绿色债券融的资是否用于绿色环保用途也无法保证[11]。绿色保险市场在政策推动下有一定的发展,但发展十分缓慢[12]。首先相关的企业投保不积极,投保比例较低,这使得绿色保险无法形成一定规模;其次保险公司本身由于理赔数额较大也不积极开展业务。因此我国绿色保险市场在双方都不积极的情况下发展受阻。而绿色基金以及期货等市场发展也十分缓慢,一方面体现在相关金融产品创新度较低,覆盖面较小,可选择性少;另一方面体现在因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起步较晚,政策集中于绿色信贷方面,所以像期货期权等高端绿色金融产品研发较少。

2.2 绿色金融发展主体动因分析

2.2.1 从银行角度

在绿色金融发展中,银行是企业的融资来源,也是政府的监督对象。银行在政府相关政策的约束下设定绿色融资标准,并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成功融到资。我国始终致力于建立起绿色信贷银行体系,但是相关政策并不是强制执行的,只是在引导银行资金流向绿色环保的项目。而对以盈利为目标的商业银行来说,绿色环保类项目存在普遍的经济效益问题,是不符合其利润最大化目的的。因此,若要使银行积极参与到绿色体系建设中,需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一方面,银行本身需意识到参与其中对其在社会中树立良好形象、在市场中提升竞争力的好处;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引入合理的激励机制,比如对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发展的商业银行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如降低对其存款准备金率、帮助其提升社会影响力等。总的来说,银行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动因可概括为两类:一是直接对其盈利产生影响的激励型措施(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等);二是可能间接影响其盈利的隐性因素(如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提高)。

2.2.2 从企业角度

在绿色金融发展中,企业是产生污染的直接来源,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点。在进行融资时,企业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因为治理污染和绿色转型需要较大资金投入,企业不会主动参与到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随着包含《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出台,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违法成本逐步提高,其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境保护成本。因此,为了适应市场环境,企业自身会意识到转型是势在必行的,这一点是企业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内部动力。另一方面,政府一系列激励政策如补贴等也促进企业积极进行绿色信贷。总的来说,企业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动因也可概括为两类:一是与绿色金融相关的市场环境倾向,也就是市场对绿色环保的要求和关注度,这使企业发展绿色金融成为内在需求;二是政府的激励措施(如对进行绿色信贷企业降低税率等)。

2.2.3 从政府角度

政府对绿色金融发展起关键性作用。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政府需从全局出发,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从以上两个角度可发现,银行和企业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动因都与政府的激励政策有关。这是由于环境资源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如果政府不进行干预和引导,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发展中容易被忽略。环境资源一旦被污染,会产生较大的负外部性,而这种负外部性又倒逼了经济模式的转型升级。企业和银行都是以盈利为目标的组织,在获益的同时进行环境保护需耗费较大资金,因此往往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绿色金融发展中来。政府用“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市场,但是往往也难以有效解决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国家环保部门相关政策的执行不具备强制性,使得很多企业试图蒙混过关以追求最大利益,生产的同时完全忽略环境污染,比起使用大量资金进行转型升级,更愿意接受少量的违法惩处成本;另一方面,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既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对企业和银行进行限制,同时也要考虑在这种限制下企业可能的融资情况,考虑这种限制对国家经济发展是否构成影响。因此政府治理环境污染产生的外部性的政策工具很难奏效。总的来说,政府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动因可概括为两点:一是环境污染外部性的影响,二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3章 绿色金融发展的博弈模型

银行、企业及政府三者均满足理性人假设,三者在进行决策行为时不知道对方具体的行动决策,然而对方的战略选择是给定的,且每个局中人对其余局中人的特征、行动空间和支付函数有准确的认识。因此,基于理性人假设,本文采取完美信息静态博弈的方式来分析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博弈情况是合理的。

3.1银行与企业博弈

企业进行决策时其决策依据是治理污染和不治理污染情况下的收益比较,企业可能因为考虑长期发展而选择转型等方式治理污染,也可能因为较低的违法惩处成本而选择不治理污染。银行进行决策同样取决于采取两种行为下的收益比较,银行可能为了维持现有的信贷模式收益而选择不采取绿色信贷行为,也可能积极主动采取绿色信贷行为,支持绿色金融的发展。

3.1.1 模型构建

为构建博弈收益矩阵,作如下假设:

假设1 基于理性人的假设,银行和企业博弈过程中,两者对对方的特征、行动空间及收益函数有准确的认识,且两者进行决策的依据都是利益最大化。在此博弈中,将企业策略简化为治理污染(E1)和不治理污染(E2),银行策略简化为发放贷款行为(B1)和拒绝贷款行为(B2)。假设两者在博弈前的收益基础值为零,且博弈局中人包括一家银行(可选择B1或B2)和一家污染企业(可选择E1或E2)。

假设2 对企业而言,企业若治理污染(E1),则会产生治理污染的成本EC1。若取得贷款,则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为EP1,并带来长期的潜在收益EPI(企业结构转型升级、社会影响力提高等)。若无法取得贷款,企业通过别的渠道融资带来的收益为EP2。企业若不治理污染(E2),则会因违反治污法规而产生违法成本EC2

假设3 对银行而言,银行若选择发放贷款(B1),若贷款给治污企业,银行将得到收益BP1,并带来潜在收益BPI(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提高等)。若贷款给不治污企业,可能受到环保部门惩处,产生违法成本BC,并将得到收益BP2(因为现实中贷款给治污企业和不治污企业给银行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同的)。银行若选择不发放贷款给治污企业(B2),会失去客户造成损失BL。若选择不发放贷款给不治污企业,则会失去客户造成损失BL,但能带来潜在收益BPI。

您需要先支付 5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