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投顾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交易风险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4 16:00:08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猛速发展,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等早已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而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一,是传统金融行业互联网化阶段,即传统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线下业务搬到线上,实现金融业务的自动化和电子化;其二,是实质性互联网金融发展阶段,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已从技术范畴深入到金融业务范畴,这个阶段让金融资产端、交易端、支付端、服务端、资端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实现互联互通、信息享和去中介化的金融业态。其三,是科技金融阶段,科技驱动着金融业一次又一次的变革,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最新IT技术,能获得更丰富、精准的信息采集来源,更个性化、定向化的风险定价模型,更科学、严谨的投资决策过程,更透明、公正的信用中介角色等,从而能大大的提高金融业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智能投顾开始崭露头角是从2008年全球首家数字化金融公司Batterment在美国成立开始,包括Betterment、Wealthfront、Personal Capital在内的公司凭借较低的服务费用,以及个性化、数据覆盖面广、风险低等优点,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并不断走向成熟。目前,智能投顾在美国管理的资产规模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80%,预计在2020年,智能投顾管理规模有望达到1.6万亿美元。为了应对智能投顾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机器人顾问需要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注册成为投资顾问,接受其监管,并出台了《1940投资顾问法》。继美国之后,韩国在2015年兴起了智能投顾。作为在亚洲国家中智能投顾发展较快较好的国家,2016年1月,韩国提出《关于活跃智能投顾的方案》,并且大力扶持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在线投资咨询业务。
而国内智能投顾市场发展现状中国进入智能投顾行业较晚,但发展迅猛。2016年,招商银行首先在APP上推出了摩羯智投,由于民众财富积累日益增多,理财需求日益增大,并且中国互联网、人工智能行业高度发达,随即我国又推出了包括理财魔方、贝塔牛在内的众多智能投顾平台,我国智能投顾行业已经初具规模。然而中国投资市场大部分以散户为主,对于智能投顾的运营方式、选择标准尚有很多不明晰的地方,如果没有业内人士良好的指引,普通民众对智能投顾将存有较多疑问,因此,目前我国投资市场大多采人工与智能相辅相成的模式。与美国、韩国相比,我国智能投顾的发展仍然处于被动落后状态。美国、韩国政府都已对智能投顾出台了法律条例。然而,目前我国市场上的智能投顾相关法律尚显欠缺。投资顾问相关的法律法规均基于人与人的层面,缺乏人与机器人的层面。也就是说,我国智能投顾市场的监管尚处于真空状态。但是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市场,智能投顾在我国面临的市场与美国和韩国不同,如何应对市场的异常波动更是智能投顾下一步要面临的挑战。
本文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比国内外的互联网金融智能投顾的发展现状,针对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第三个阶段,即在中国智能投顾实际背景下探讨互联网金融的应用发展方向,并对其相关应用进行风险评估。并希望借本文的论述对智能投顾应用的风险值进行评估,分析互联网金融在智能投顾产品中的风险因素,并依据此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title}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研究内容:
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概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整体框架,分析研究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文献综述。第一,详述互联网金融内涵,并分析国内外智能金融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在智能金融科技的作用下互联网金融平台风险管理的任务。第二,从智能投顾应用中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述评介绍,提出互联网金融创新转型发展需要挖掘的信息价值,并分析其存在的风险,以挖掘应对风险的管理。
第三章,互联网金融智能投顾产品的探讨。以案例分析法,对一款互联网金融智能投顾产品应用进行基本介绍,分解互联网金融在智能投资理财交易模式形成的内在逻辑,运行机制及结构特点,运用PEST分析方法基于产品目光分析宏观外部情况,再依据SWOT分析方法,基于顾客目光对产品进行优劣分析。
第四章,风险管理研究。对互联网交易风险的来源与形成路径进行剖析,从而为风险治理分析奠定基础。
第五章,基于互联网交易模式的基本特征与互联网交易风险的形成机理,聚焦于智能投顾平台层面的交易风险治理,通过与传统金融机构交易风险治理相比较,提出所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