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银行发展路径与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3 11:05:00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民营银行的发展对深化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激发我国民间资本的活力,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如何选择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成为了目前我国民营银行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国内学者认为可以参照国外民营银行设立的成功典范,单纯采用增量发展模式或存量改造模式来发展我国的民营银行,但由于经济体制的不同,照搬外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模式和市场准入路径与我国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契合。本课题研究我国民营银行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提出发展民营银行应当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改革发展趋势进行相机抉择,更好地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走上正轨,成为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文 献 综 述
从我国目前银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大力发展民营银行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中资银行的竞争实力,也成为了对我国当前的金融体制进行深入改革的重中之重。然而现阶段,我国民营银行在发展道路上依旧处于探索阶段,在金融市场化处于进程不断加速状态的当下,如何依据我国实体金融经济和银行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我国民营银行未来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成为了亟需考虑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有众多学者从多方面、多层次对民营银行的内涵、发展民营银行的必要性、民营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可行性条件、如何选择民营银行发展路径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探讨。综合上述几类问题的学者观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民营银行的内涵
目前国内学术界的众多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不同的方面来界定民营银行的内涵:
(1)产权结构论,认为由民间资本控股的就是民营银行。这种观点着重强调民营银行与国有银行相对立,是完全有私人控股的银行。夏研艳(2009)认为”民营银行是由民间控股的非官方的本国商业银行,即具有产权私有化,经营市场化和管理独立化的特征。”
(2)资产结构论,认为民营银行是主要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服务的银行。有学者提出民营银行的设立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延长中小民营企业的资金供应链。
(3)公司治理结构论,认为凡是采用市场化机制运作的银行就是民营银行。文琼(2003)认为”规范的民营银行应当具有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精明的银行家队伍和良好的企业文化。”
(4)有学者认为上述三种观点对民营银行内涵的概括都比较片面,提出民营银行是由民间资本控制与经营的,权、责、利统一的现代金融企业。徐诺金(2003)认为”民营银行是由民有、民治、民责、民益四者构成的统一体。” 李健等(2005)提出”民营银行是向民营企业和城乡居民定向募集资本而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银行业务,依靠银行自身的信用,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组织。”熊继洲,刘文娟等(2005)则认为”民营银行是拥有合理产权和市场化公司治理的新型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