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 > 正文

供给侧改革下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研究毕业论文

 2020-02-22 20:38:00  

摘 要

我国经济目前面临城乡收入差距大,城乡经济结构差异明显的问题。供给侧改革下,普惠制金融体系的建设是当前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在近十几年来,农村经济已经实现了飞速发展,农村金融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如何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建设农村金融体系、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深度和广度、扩大农村金融覆盖面积,是我国目前进行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本文将通过对我国农村经济和普惠金融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普惠金融所面临的问题,并对供给侧改革下我国农村的普惠金融建设推出建议。

关键词:普惠金融;供给侧改革;农村金融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s economy is faced with the problem.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large, and the economic structure is different.
Under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the construction of inclusive finance is the key of the current rural economic reform and development. The rural economy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decades. Nowadays China’s economy is in new period, how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finance, improve the rural financial service depth and breadth, and enlarge the coverage of rural finance area, construction of rural financial system, is the focus of the research on rural finance in recent China,.

This article is written to analysis our current country fin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nclusive finance, and give advice on inclusive financial construction in the country.

Key Words:inclusive finance;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country finance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选题背景 1

1.2研究方法与思路 1

1.3国内外研究动态 2

第2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3

2.1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基本形成 3

2.1.1中国农业银行 3

2.1.2农村信用社 3

2.1.3 农业发展银行 4

2.2 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现状 4

2.3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4

2.3.1一系列关于普惠金融的政策文件的出台 5

2.3.2 农村银行网点和金融产品数量增加 5

2.3.3 农村金融服务呈现多样化 6

2.3.4 针对农村的保险业务逐步推进 7

2.3.5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9

第3章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面临的问题 11

3.1农村金融服务不到位 11

3.1.1农村商业性金融服务收缩 11

3.1.2农村金融服务深度低创新少 11

3.1.3农村资金外流 11

3.1.4农村抵押担保品较少 12

3.2农村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约束多 12

3.2.1农村中小微企业信贷难度大 12

3.2.2农村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 12

3.2.3农村中小微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增大 12

3.2.4缺失面向农村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导致企业融资不畅 12

3.2.5相关法律还有待完善 13

3.3法规体系有待完善以及金融监管面临更大的挑战 13

第4章 供给侧改革下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对策 14

4.1供给侧改革下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意义 14

4.2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对策 15

4.2.1制度层面 15

4.2.2 技术层面 16

4.2.3加强普惠金融宣传力度 16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19

第1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通过对供给端进行结构性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解放生产力,从而实现普惠金融是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标。农村面临着“空心化”危机,农村的传统农业模式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农村金融市场需要健全完善。普惠金融的重点就在农村,通过对农村提供金融服务、扩大农村金融市场,制定有利于农村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农村金融发展,进行有效地监管为农村经济运行提供保障。

以供给侧的改革来推动农村普惠金融的建设,就是通过改变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提供,扩大金融机构在农村的网点,增加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升金融运营效率,利用高新技术对金融产品进行研发,控制金融产品的风险,增强农村经济活力,缩小城镇和农村经济差距,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

普惠金融源自“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是他们的延伸和发展。2005年,联合国首次提出了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的概念——一个能有效、全面地为社会所有阶层(特别是贫穷的、低收入的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历经了十几年,我国农村经济经历了空前的发展。宏观上,政府对于针对普惠金融下达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基;微观上,随着农村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增多,农村经济发展力量前所未有地蓬勃。它不仅为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的受众群体所服务,还有机地将零散的小额信贷和普惠金融相结合,为国家整体金融发展的战略服务,旨在建立以覆盖全部人群为目标的包容性金融体系。

1.2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1)实地考察法,学习之余,到四川农村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对农村生产结构和经济现状,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规划,对目前农村所存在的经济问题以及普惠制金融在农村发展中的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更全面的了解。

(2)文献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普惠制金融发展的文献资料的阅读,对普惠制金融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信息研究法,借助互联网上大量与普惠制金融相关的统计数据,并进行梳理和分析,加强了对国内普惠制金融发展的深入了解,也为后期的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思路。

二、研究思路

首先从我国普惠金融的重点即我国农村入手,分析我国的基础设施和经济现状,找出其中所存在问题;接着了解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在农村的建设情况,分析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进一步指出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建设还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不足之处;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供给侧改革进程,将供给侧改革应用于农村普惠金融建设,并对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提出建议。

1.3国内外研究动态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一直在进程中,目前小额信贷仍然是普惠金融的主体,直接融资有较大进展,针对农村的保险业务在逐步建设中,政府也在推动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焦瑾璞,王爱俭,2015)。贫困地区进行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宁夏省逐步建立了“政府 人民银行 商业银行 担保公司 保险公司”的五位一体的体系、“财政 金融 产业 扶贫”的协调机制和“信用 产业 金融”的工作机制(蔡芊,2015),;广东通过建立多方参与机制, 开发建立面向农户的信用信息系统, 探索开展信用评价评级, 引导金融机构利用信用信息加大对贫困户、农业特色产业和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 提高了金融扶贫工作的精准度, 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使农民脱贫致富(戈志武,2017)。

正式提出普惠金融的概念距今已经有13年了,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它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国普惠金融目前的发展受到了如经营模式、地理位置、金融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和约束,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普惠金融实现“普惠性”,也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张彩云,2016)

我国农村为加大金融改革力度,加快普惠金融的建设,应结合区域特色设计具有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在经济落后的地区和较为偏远的山区增设网点,并开展手机银行等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精准度;全面推动信用村、信用户建设,完善农户信用评级制度;加大对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的政策力度;提高农户对于普惠金融认识的程度,加大普惠金融的宣传和知识教育(张珩,罗剑朝,郝一帆,2017)。

第2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存在着“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发展中的一大重点问题,从历史来看,无论是刀耕火种的时代,还是有机械的近现代,如何解决农村土地分配、农业生产、农民增收,都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供给侧改革时期,“三农”问题是国家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全国经济的重中之重。新形势下,农业问题显得更加重要,如何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建设我国农业现代化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与我国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为农民创收,是我国目前进行经济改革的重点。

2.1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基本形成

我国农村的金融体系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体量的增大而扩张,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包括银行类金融机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合作性金融机构四大类,涵盖了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民间借贷组织等多种形式的金融组织,为我国农户提供了储蓄、转账、结算、消费等基础金融服务和各种特色服务,丰富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内涵,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2.1.1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有四大行之一,从成立之初,其业务就主要面向农村,定位于农业,服务于农民。中国农业银行通过在农村广设网点,具备了强大的农村金融网络和庞大的分销网点,,并以此作为服务基础,利用其自身优势,为农村提供特色金融服务。中国农业银行针对农村金融问题,开展了一系列三农服务。

中国农业银行推出的“三农产品”包括金穗惠农卡、农户小额贷款、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等。金穗惠农卡使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小额贷款载体、财政补贴代理等特色金融服务和一定的优惠政策,有利于农户降低农业贷款的成本;农户小额贷款大大缩减了农户进行贷款所需的手续和成本,并且为避免农户自身的条件限制,为其提供了灵活多样的申请手段;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鼓励了农户突破自身小农规模经济的限制,促使其增加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提供其向大农经济转变的可能性。

2.1.2农村信用社

我国农村信用社主要以一个省级行政为单位,在省联社的领导下分为市级联社、县级联社,再在每个乡镇设立营业部。省级农信社统领其下各农信社,立足于“三农”,服务于城乡,推动国家经济协调发展。

云南省农村信用社立足“三农”,推出的农户林权抵押小额贷款允许农户利用其林地所有权进行抵押贷款,为进行林业经营活动的农户提供贷款便利;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推出齐鲁惠农一本通,将政府给予农户的各种补贴资金直接划拨到账户上,避免了补贴在途中遭遇的拦截、滞留问题,保障了农户的权益。

2.1.3 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其以国家信用作为依托向我国“三农”事业提供资金支持。农业发展银行近期重点建设的“菜篮子”工程,为我国农村流通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通过发放定向贷款,为我国居民基本生活提供了食品安全保障。

2.2 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现状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方主要为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借贷公司等多种金融机构,随着我国农业朝着现代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农业新兴经营主体开始出现,我国农村金融需求趋向大额和长期化,但农村金融机构大多仍以吸收储蓄为主,热衷于扩大资金规模和进行具有营利性的业务。

我国农村居民受几大因素影响,其金融服务参与率低:一是我国农村居民普遍收入低、储蓄少、贷款规模小,与营利性金融组织的基本任务相悖,限制农户参与金融活动;二是由于农户可提供的抵押品少,其贷款风险高,直接影响农户贷款规模。

我国农村经济面临从小农向大农转型的阶段,农村对于收益好、针对性强、成本低、资金周转灵活的金融服务渴求强烈,对于多样化金融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农村金融机构对于创新涉农金融产品的热情不高,在缺乏法律法规的约束和金融市场监管不健全的环境下,各种金融组织鱼龙混杂,容易影响扰乱农村金融秩序、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2.3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普惠金融起源于“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两种模式。营利性的金融机构主要服务高净值用户,而忽视了中低端客户,即广大的中小微企业和贫困的社会中下层人群,导致了这类企业和家庭依赖于非正规的金融机构进行金融业务。“小额信贷”的产生正是为中小微企业和社会中下层人群提供小额的信贷服务,通过一些政府性的机构为他们提供金融上的便利,促进这弱势群体享受到应有的金融服务,有利于消除贫困,实现金融机构发展的可持续性。

“微型金融”则是在“小额信贷”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微型金融”不只包括了小额的信贷,更为中小微企业和贫困人群提供了例如保险、结算等服务,不仅拓宽了金融服务的范围,同时还扩大了受众对象和金融服务的机构,为服务对象提供了范围更广、层次更多的金融服务。

2.3.1一系列关于普惠金融的政策文件的出台

2015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建立多元化广覆盖的机构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加快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普惠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发挥政策引导和激励作用、加强普惠金融教育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保障和推进实施,提出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特别是要让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使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居于国际中上游水平。

2018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下发的指导“三农”工作的第十五个一号文件,强调了普惠金融的重点在乡村,我国财政资金应大力倾向“三农”,要加快建立涉农资金整合的长效机制,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应用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实现财政资金效用的最大化,大力推进多元化及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推动乡村经济振兴。

2.3.2 农村银行网点和金融产品数量增加

近年来我国农村银行网点数量显著增加,农村地区账户数量增长明显,农村经济总量增大。

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呈现以小额信贷为主的多样化服务,服务机构主要有银行类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政府组织。

表2.1 2017年我国农村银行网点和账户情况

数量(个)

数量(户)

较去年新增(户)

较去年增长

农村地区银行网点

12.61万

农村地区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

1966.51万

143.44万

7.87%

每万人网点

1.30个

农村地区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39.66亿

4.05亿

11.37%

县均银行网点

55.99个

乡均银行网点

3.93个

村均银行网点

0.24个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2.3.3 农村金融服务呈现多样化

一、抵押、担保形式

抵押、担保的形式包括“三权”抵押融资、小额担保融资、信用共同体等,普惠金融中有效的抵押担保形式是解决农户对小微金融需求的根本途径。

“三权”抵押融资我国农村进行抵押融资的创新品种,是农户在向银行进行抵押贷款时,行使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林权三项权利,在不改变其用途和所有权性质的前提下进行抵押贷款。“三权”的抵押使农民能够利用现有的资产进行抵押,有效地利用了农村现有的资源,对农村现目前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革,缓解农村资金周转问题,徐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升级。

小额担保贷款是指为了促进就业,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创业人在就业过程中,由各级政府设立小额担保贷款基金,经由指定担保机构进行担保,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贷款。2017年我国农村、农户、农业贷款余额都呈现上涨的趋势。

信用共同体是指大量的农户、个体工商户、中小微企业等将贷款需求集中起来,通过团体的形式完成与金融机构借贷活动互助性担保组织。银行通过这种方式来形成一种机制,用以激励和约束金融机构成员,使内部成员相互监督,降低了信用贷款的风险。

表2.2 2017年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投向

农村贷款余额(元)

农户贷款余额(元)

农业贷款余额(元)

金额

25.1万亿

8.1万亿

3.9万亿

同比增长

9.3%

14.4%

5.7%

增速较去年

2.8%

-0.8%

1.5%

全年增加

2.5亿

1万亿

2187亿

同比增多

6060亿

880亿

394亿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2017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

二、产业链融资

您需要先支付 5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