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开题报告
2020-08-13 20:44:4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在中国城乡经济二元结构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发展普惠金融的政策措施,并将农村作为优先发展的首要选择。普惠金融强调从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完善金融体系,而农村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系构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完善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农村金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资金、金融产品与服务大量流向城市,供给远远不足,农村金融制度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结构的多样化需求,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同时在国内转方式、调结构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农村金融向纵深改革的压力日益增大,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也愈发恶劣。其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金融排斥问题愈发突出,即以农民为代表的低收入与弱势群体,由于自身的内部缺陷和金融机构、制度等外部因素影响而无法获得或难以直接获得必要的进入产品或服务的现象,这成为制约我国当前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资金瓶颈。因此,通过深入研究解决中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对于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市场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有力推进中央在农村实施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等重大举措的进程,统筹我国城乡发展,进一步完善健全我国金融体系的框架结构,也对拓展丰富农村金融理论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金融排斥理论起步较晚,但世界上多数国家仍都面临着这一难题,关于金融排斥的研究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后引起世界上诸多专家学者的积极关注与研究,同时极大地推动了许多国家将金融排斥的破解付诸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kempson amp; whyley(1999)在对金融排斥的衡量上提出了较为成熟的六维度指标法,即包括地理排斥、评估排斥、条件排斥、价格排斥、营销排斥及自我排斥,认为其是一个多维度的动态复合概念。之后,collard等人(2002)和chantlink(2004)分别将金融排斥理论应用到涵盖微观企业的商业社群以及企业和区域层次,从而金融排斥理论涉及的对象范围不断扩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研究的不断深入, horská e、szafranacute;skam和matysikpejasr(2013)认为在欧洲农村这种经济发展层次较高水平的社会环境下,相关的知识和金融技能因素是影响农村金融排斥现象的主要因素。g manjunath和c ramaprasada rao(2015)提出在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推行金融包容,即在发展普惠金融的同时更加注重针对性来定制相应的金融服务,以解决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的金融排斥问题。
在国内,虽然关于金融排斥的相关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三农问题”的持续关注与普惠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国内诸多专家学者对金融排斥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董晓林,徐虹(2012)从金融供给方视角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因素,通过研究发现,人口规模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小、金融基础设施状况差的县域更易受到金融排斥。同时,邓旭峰,邱俊杰(2013)研究发现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等等原因,中国农村地区不仅普遍存在金融排斥现象,且在不同地区之间金融排斥程度也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之上,曾雄旺,周孟亮(2013)从我国农村金融总供给不足、地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其主要成因是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意愿不强;并对微型金融运营机理进行了梳理,认为微型金融能在解决农村金融排斥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胡宗义,袁亮,刘亦文(2012)从我国整体宏观层面利用系统 gmm 方法建立了 29 个省市区农村金融排斥影响因素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指出前一期金融排斥水平、农村人口总数、农村教育水平、地区地理特征对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影响显著。王修华,傅勇,贺小金(2013)基于我国8省29县1547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对影响农户金融排斥的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农户在储蓄、信贷两个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排斥,信贷排斥尤为严重;相对于东部地区农户,中西部地区农户受到更严重的金融排斥;储蓄、信贷两个方面排斥的影响因素既有一定的共性,也存在一些差异。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所研究对象的相关背景、目标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相关文献综述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6周, 收集和整理资料
第7-8周, 拟订提纲,提交开题报告
第9-12周,撰写论文初稿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董晓林,徐虹.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分布的视角[j].《金融研究》, 2012(9):115-126.
[2] 邓旭峰,邱俊杰. 农村金融排斥问题探析及破解之道[j].《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3(3):109-118.
[3] 黄明,苏晓凤.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治理对策[j].《求索》, 2012(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