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 > 正文

中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研究文献综述

 2020-06-26 19:48:42  

文 献 综 述

普惠金融是通过提高金融服务的包容性、公平性和尽责性,以低廉的价格为小微企业和农民等群体提供负担得起的和有效的金融服务,能够让更广泛的人群享受到金融服务。当前国内外对于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对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构建,其次是对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测度,最后是对普惠金融的评价指标体系。

1、对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构建

关于对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构建,有部分学者从普惠金融的对立面-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的角度分析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构建。此外,也有部分学者从普惠金融的涵义出发,来研究构建普惠金融指标体系。

1)金融排斥

发展普惠金融是为了减少金融排斥,学者们从建立金融排斥指标体系出发探讨金融包容性问题。如Kempson and Whyley( 2000) 提出六维度指标衡量金融排斥水平,然而该指标存在难以量化、指标重叠的弊端;高沛星(2011)将六维度指标简化为地理排斥、评估及条件排斥、价格排斥和营销排斥4个维度;胡振(2014)则从网点和人员、存款、贷款3个维度选取机构覆盖度、企业贷款占比、贷款农户占比等13个指标衡量农村金融排斥情况,但是局限于存贷款服务,忽略了保险、汇款等其他金融服务。

2)普惠金融的涵义

自2005年联合国”小额信贷年”提出普惠金融概念以来,学者们开始从普惠金融的涵义出发构建普惠金融发展指数。Beck(2007)将银行分支机构数量、ATM数量作为衡量获得金融服务的指标,将人均存贷款余额与GDP之比、每千人的存贷款账户数量作为衡量实际使用金融服务的指标; Sarma(2008)参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计算HDI、HPI和GDI的方法,按银行渗透度、金融服务可利用性和使用状况二个维度构建定量测评指标。Gupte等(2012)认为,应从更多的维度测评普惠金融。他们从渗透性、使用性、交易便利程度和交易成本四个方面构建普惠金融指数,并认为对指数的分析和比较能够有效指导普惠金融政策的制定。Amidzic等(2014)从指标易于采集、计算、比较等实际操作层面出发,按照因素分析法选择了四个替代指标,结合金融服务的渗透性和使用情况两个维度,构建持续性强的普惠金融综合指数;Arora(2010)指出服务成本是弱势群体获得金融服务的制约因素,因此她从银行服务成本、服务范围、服务便利性3个维度选取了账户管理费、分支机构数量、账户余额下限等指标构建指数。肖翔(2014)的研究中增加了服务质量维度,从银行服务的可获得性、使用情况、服务质量3个维度选取11个指标分析世界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罗斯丹,陈晓然(2015)则认为金融服务指标不能仅仅局限于银行服务,而忽略了保险、银行账户使用情况、支付等指标。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不仅受获得与使用金融服务影响,还受教育、交通等基础设施与人口增长率等制约因素影响,因此认为还应构建包括供给、需求、基础设施、制约因素等多维度多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来科学准确地衡量和比较我国当前不同区域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

3)普惠金融发展因素

普惠金融指标的构建是为了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普惠金融的发展也为普惠金融指标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