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 > 正文

第三方支付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启示文献综述

 2020-06-04 20:25:54  

文 献 综 述

近年来,我国第三方支付作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发展迅猛,逐渐占据着市场。但是,我国对于第三方支付监管模式的确立却十分滞后,传统的监管模式很难适应高速发展的第三方支付,随之而来的是其漏洞不断被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若不加以控制,不但会直接造成消费者权益的侵害,而且会对国家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冲击。放眼世界,各国也在针对此类事件不断提出应对措施,因此,本文针对我国第三方支付的监管现状,运用相关经济学原理,分析当前监管模式下第三方支付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国际监管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完善我国第三方支付的监管模式。并在最后提出政策性建议,提出国际监管模式的研究对我国监管模式的启示对,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有利于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健康发展的监管对策。

一、我国第三方支付监管模式存在问题的相关文献

随着第三方支付的高速发展,其监管模式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于洪洁(2010)认为,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存在着法律地位不明确、立法及监管机构欠缺、沉淀资金风险、资信风险、消费者缺乏保护等一系列问题。 [1]从宏观和微观方面看,我国第三方支付目前在系统安全、网络违法犯罪、信用担保、货币创造的顺周期、市场退出、资金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种种风险。

(一)法律制度不完善

2010年始,中国人民银行相继颁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等一系列法规,用以规制第三方支付业务,完善第三方支付法律体系。但是,上述法规位阶低,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第三方支付部分法律问题。张慧(2013)认为,第三方支付行业依旧存在的法律定位不明确、沉淀资金归属不清晰、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不完善、监管缺失、金融犯罪风险、法律责任承担不清等一系列法律问题,完善第三方支付法律制度、健全第三方支付法律体系迫在眉睫。 [2]李俊平(2012)先生认为,与国外发达国际和地区第三方支付相关立法相比,我国的相关立法还存在很多不足,如市场准入门槛设置不尽合理、客户资金动用以及收益分配相关规定存在欠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不足、反洗钱相关规则不够完善等。 [3]

(二)资金沉淀问题 吴竹挺(2011)认为,目前大部分的第三方支付公司都采用了二次清算的模式,从而使客户交易资金在第三方支付公司账户中形成了资金沉淀。 在这种模式下,沉淀的资金主要包括两部分:(1)交易过程中的在途资金;(2)交易前或交易后暂时存放在第三方支付平台里的资金。 [4]其中,前者的数额尤为惊人, 第三方支付公司可以轻易地从中获得利息,从而取得巨额收益。当前,很少有第三方支付公司会将用户的交易资金存放在专用账户,他们往往都会直接支配交易资金,这就容易造成资金不受监管甚至越权调用的风险。 因此,这笔钱如何管理将是一个大问题。

(三)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风险

李绪亮(2007)认为,由于网络交易的匿名性、 隐蔽性,第三方支付平台很难辨别资金的真实来源和去向,使得资金的非法转移、洗钱、贿赂、 变相侵占国有资产、 收受回扣、 诈骗等活动有了可乘之机。 [5]

(四)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