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经济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正文

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南省三市农村家庭的调查开题报告

 2021-12-29 21:19:04  

全文总字数:4527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土地流转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为了提高农村土地流转高效进行,国家相关法律和制度不断调整。有必要对国家政策进行分析以便确定其对农村居民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情况。

第二,本研究以国内外学者已进行的研究,结合目前全国农户土地流转的现实情况,对河南省农户土地流转的现状、主要困境、影响因素、农民意愿等进行系统的现实调查、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初步对影响农户土流转行为的因素进行探讨,丰富了制度经济学研究理论。

第三,通过问卷的形式,以河南省部分县市为例,深刻揭示农户土地流转行为驱动因素,为规范农户土地流转行为提供科学、人性、规范的制度化体系。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1理论研究方面。土地利用管理的基本理论主要有土地报酬原理,马克思的地租、地价理论,区位理论。有关土地征用补偿的研究,国外理论主要有既得权说、恩惠说、社会职务说、公共征收说、公平负担说、特别牺牲说等。有关农地流转的研究,国外多使用土地交易这个词汇.

代表性学者

研究内容

Alchian和Demsetz(1973)

对地权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地权稳定性是土地所有者进行长期投资的关键,这些权利受到的限制越多,投资激励就越弱,相应土地产权的稳定性就越低。

Jwan 0lson Lanj Owu (1999)

利用一般租借均衡模型来说明农村土地市场和信息的是否有效。

亚当斯密

有关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亚当.斯密认为各个生产资源的所有者都力求将资源用于会产生最大收益之处,因而在竞争之下,每一资源的配置都能保证在各个用途上获得相同的收益率。

1.2实践研究方面。

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基本上都站在被征地者利益的角度上来进行土地征用补偿,其征用制度和补偿标准具有规范性和市场性的特点。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绝大多数的农场土地为私人所有,产权明晰,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和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制度建设已相当玩完善,土地的交易也像其他商品的交易一样成熟。

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2.1理论研究方面。

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

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土地制度和土地市场是农村改革的核心问题。

代表性学者

研究内容

王宝君(2010))

他在《城市边缘区农村城市化问题的对策与研究》提出解决城市边缘区农村城市化问题的对策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理念、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解决农村征地及补偿问题、有效解决集体土地及资产管理问题、完善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城市化的管理模式;

张蕾、孙国兴、李瑾(2010)

他在《天津农村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确立了天津农村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并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天津12个郊区县农村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郜立兴(2009)

他在《农村城市化中土地问题的思考》指出我们应当结合现在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对现有村庄规划进行调整,将村里多余的宅基地让出来搞工业建设,同时实行合村并居工程程,在城乡结合部实施平房换楼房工程,让农民搬进楼房,把节省出来的土地用于工业建设。

史清华(2005)

他在《农户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认为,引起农村土地流转加速的深层次原因是土地要素利用比较效率下降。

廉高坡(2005)

他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优化选择》中认为,相关立法不完善的制度缺陷、有关规定的自相矛盾、太片面、太笼统、缺乏操作性,导致了相应土地产权关系的模糊,增加了社会成本,制约了土地效益的提升。

徐旭(2002)

他根据诺斯的“行为主体对制度变迁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就会推动制度变迁”的结论,从土地流转的几个不同利益主体出发,阐述了诱导土地流转发生的四个因素。一是农民为了追求收益最大化。二是村组集体通过支持土地流转顺利实现其要完成上级政府部门的各项任务和促进集体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双重目标。三是政策促进土地流转的意愿比较强烈。四是工商业主投资农业生产往往选择效益较高的开发项目。

钱忠好(2002)

他在《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残缺与重建研究》中指出,由于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缺乏明晰性、排他性、安全性、可转让性,而且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责任、利益缺乏对称性,造成了土地流转可行性受到限制。

马晓河(2002)

他在《建立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认为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农业人口离开了土地,从供给上为土地流转拓宽了发展空间。而家庭承包制按人口均分或按劳动力均分的土地分配机制又很难为大部分以农业经营为主的家庭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这从需求方面为土地流转奠定了基础。此外,我国加入WTO使农业面临着国际竞争,以及农村出现的土地粗放经营、闲置等各种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也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了客观要求。

2.2实践研究方面。

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先试点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方案。该方案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使得原来相对分数、占地较多的农民住宅用地相对集中。将通过置换节约出来的土地转用于农村城镇化建设等其他用途,最终实现项目区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的。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1.将综述我国土地流转的必要性,对近年来土地流转的发展进程以及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并对土地流转的作用进行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以及农村经济情况的变化逐渐下降,而土地流转则更能适应经济农村经济情况的变化。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2.将国内外对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研究问题进行总结,在回顾以前文献的基础上,针对河南省地区的农村经济现实进行具体分析。

3.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对河南省不同市县的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汇总并整理有关信息和数据,为下一步的实证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一、实行方案:

1. 通过查阅相关政策、阅读有关文献,设计调研问卷。

2.抽取部分县市作为试点,发放问卷。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王旭辉.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 [j].领导文萃,2009,(2): 22~26.

2.惠海霞.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研究现状分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9,18(3):22~27.

3.申智玲.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几点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32(1):51-5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