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组织成员国的贸易区域化水平衡量文献综述
2021-02-26 11:16:21
1.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至少800汉字)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并行发展更加明显,世界贸易格局变动剧烈。2013年12月7日,世贸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终于在最后时刻达成了WTO成立18年,多哈回合谈判启动12年以来的第一份全球多边贸易协定——“巴厘一揽子协定”。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但距离全面达成多边贸易体系仍十分遥远。相比于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的艰难推进,区域贸易则仍在不断发展,根据世界贸易组织2016年公布的数据,WTO框架下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已达到293个。以中国为例,2002年11月,中国第一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署,目前中国已签署自贸协定14个,涉及22个国家/地区,正在谈判和研究的自贸区有15个,其中“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是中国目前开始的最大规模的谈判。RCEP是由东盟十国发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自愿参加(“10 6”)的自由贸易协定,覆盖人口占全球50%左右,贸易量约占全球三分之一,若成功,将对世界贸易产生重要影响。东盟10国与这6个国家分别签署了5份自贸协定,其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共同与东盟签署的一份自贸协定。在TPP因美国的退出而实质性作废后,全球化的支持者们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RCEP,期待这16个谈判成员能够继续推进地区的自由贸易和经济整合。目前RCEP已完成第十七轮谈判,随着谈判向纵深推进以及新要素、新情况的不断涌现,谈判内容会更为复杂。因此如何达成切实符合各方利益的政策协议就显得十分关键,反过来,这需要我们对成员国的贸易区域化有很好的把握。
本文就RCEP组织成员国的贸易区域化展开探究,首先对RCEP贸易区域化推进进程进行分析,包括贸易的区域一体化阶段及贸易结构互补性;其次采用2005年-2015年的贸易数据,运用RTP指数、区域内相对地理多样化指数和网络指标测量RCEP贸易区域化水平,并进行描述性分析,识别目前贸易区域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如何进一步促进RCEP组织成员国内部贸易提出对策建议,推动东亚地区贸易的深入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RCEP是由东盟于2011 年首次提出,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旨在削减成员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相互开放市场、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张彬等(2016)将RCEP谈判的进展分为酝酿阶段、推进阶段、加速发展阶段并列出每个阶段谈判取得的成果。同时指出这个过程中也面临许多障碍,中国需积极推动[1]。刘冰等(2014)采用GTAP模拟方法定量考察了我国正在参与谈判的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CEP) 框架下降低技术性贸易壁垒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变动[2]。也不乏有许多学者考察比较TPP和RCEP的经济效应,但随着美国在2017年1月23日正式宣布退出TPP,其达成的协议也失去意义。此外,RCEP主要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三个方面达成协议。冯晓玲等(2015)依据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RCEP框架下影响中国货物贸易的因素及程度,实证结果得出货物贸易自由化阻力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情况、运输距离、两国人均收入水平差异、港口设施质量和自由贸易协定签署情况等,最后为中国在 RCEP框架下进一步发展货物贸易提出了建议[3]。薛坤等(2016)则从农产品这一角度,梳理了中国与 RCEP 成员国之间农产品贸易的规模和结构,通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等得出贸易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种类差别较大,中国与 RCEP 各成员之间的部分农产品互补性较强,农产品贸易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4]。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经济区域化发展的载体,多表现订立区域贸易协定。酆佩(2015)指出经济区域化既可以指一国内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也可以指不同国家之间通过谈判条件签订合作协议形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5]。胡越明(2012)通过对欧洲地区和亚太地区大部分国家的贸易数据进行分析,展示了当前世界贸易的区域化割裂程度,并指出地理分割是影响国际贸易格局最大的因素[6]。黄宁等(2015)分析了通过统计区域贸易协定数量及KOF经济全球化指数,分别得出世界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两种趋势的现状,结论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化有所停滞而区域化有加速发展。后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不同发展层次(萨尔瓦多 ( 1998) 提出六个层次),对比区域化和全球化的之间的关系,认为随着一体化程度的深入,区域化组织的发展趋势与全球化的发展更加同步[7]。贸易区域化则是区域一体化的重要特征。徐春祥(2009)表示贸易一体化是“异质”结构成员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初级阶段,涵盖了次区域优惠贸易安排、浅层次贸易一体化、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体现为一种从市场因素推动到制度协调的演进过程。其中,次区域优惠贸易安排是指在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而非全部)达成的贸易优惠安排[8]。余诚等(2011)通过贸易密集度衡量了东亚地区贸易一体化的发展,指出东亚各经济体的贸易依存度在增加,通过对东亚各经济体的贸易结构分析,东亚各经济体之间虽然总体上贸易结构相近,但是在细分的水平上,贸易呈现出互补的关系,这有利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9]。王娟等(2008)从进出口贸易、贸易模式和出口贸易结构三方面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互补情况, 得出双方应该扩大区域内贸易,加大产业内贸易, 进而减小竞争性, 增强互补性[10]。
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定性及利用简单指标分析贸易区域化及全球化转向更细致的定量分析,考虑了更多因素对贸易格局的影响,并开始基于复杂的网络分析方法对世界整体的贸易水平及贸易格局发展进程、贸易网络结构特征等进行测度分析。国际贸易网是被定义为网络的世界各国之间的进出口关系。网络是由节点以及节点之间的关系构成的集合。根据关系强度是否存在差异,网络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无权网络和加权网络。无权网络只反映节点的联系和网络的拓扑特征,加权网络可以通过节点间关系权重的加入更全面和准确地描绘网络的真实特征。Fagiolo等 (2009)的研究表明加权网络分析结果与无权网络分析结果存在差异,加权世界贸易网络的点强度呈右偏分布,而无权网络中的点度数呈左偏分布[11]。Fagiolo等 (2010) 采用加权网络方法研究了1981-2000年期间共159个国家的世界贸易网络的统计特征及其动态变化,指出大多数国家的贸易关系很弱,而有一些国家却具有很强的贸易关系,贸易关系紧密的国家倾向于与贸易关系松散的国家发生贸易关系,富裕的国家贸易强度大且聚集系数高[12]。陈银飞(2011)根据2001-2009年的国际贸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2001-2009年世界贸易格局及其在次贷危机前后的变化,社会网络可分为无权网络与加权网络。文中对世界贸易网络的描述性分析从密度、中心性和平均近邻强度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世界贸易网络统计量呈偏态分布,点度数核密度分布左偏,点强度核密度分布右偏,差异性核密度分布右偏,与Fagiolo的观点相同。并得出受次贷危机的影响,世界贸易关系的萎缩先于世界贸易量的萎缩[13]。
对于亚洲地区的贸易发展,相关研究主要运用网络分析法得到的结果分析亚洲一些区域的贸易格局。戴卓(2012)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运用二元网络分析法,计算了国际贸易网络的密度,得出网络整体结构较松散;对于各国在网络中的中心性,作者区分了在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和边缘地位的国家;还考察了国际贸易网络的权重结构,计算了国际贸易网络和剩余网络的顶点强度、平均最近邻顶点强度和顶点集聚强度等指标及其相关性[14]。全毅等(2009)总结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绩效评价的部分经典文献,对东亚地区经济体(中日韩,东盟10国)进行实证分析,展现了其在贸易投资上的发展效应,同时东亚地区内部因投资与贸易关系构成区域生产网络,促进了该地区投资、 贸易与生产的一体化进程与区域内国际分工的深化[15]。而Lelio Iapadre等(2008)通过适当考虑区域内和区域外贸易关系的地理多样性及贸易伙伴间距离的问题,推理出显示贸易偏好指数(RTP指数)、经距离调整的区域内相对地理多样化指数这些描述性指标,并运用网络指标,包括点度数,点强度,平均最近相邻度,聚类系数等如何用于区域贸易的衡量进行推导,最后以亚洲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1990-2005年间亚洲三个地区及世界其他地区(ROW)贸易区域化的变化。也证实,自由贸易协定及商业驱动下贸易区域化水平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在东盟地区[16]。
RCEP作为一个区域一体化组织,许多国内学者展开对其意义的讨论,与同时期已经达成的TPP展开比较,也有学者针对推进RCEP谈判相关内容给出定量分析及建议。关于世界贸易水平的衡量,国内外学者不断改进方法深入研究,多数从世界贸易格局角度进行分析,也有学者针对亚洲部分区域的情况展开实证分析,这为本文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及借鉴方法,也为后续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CEP达成在望,分析该区域化组织成员国的贸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目前鲜有文献考察RCEP组织成员国的贸易区域化水平;第二,国内鲜有文献运用RTP指数及区域内相对地理多样性指数衡量双边贸易强度,以避免距离差异的影响;第三,有学者针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行分析,但鲜有文献使用最新的贸易数据结合适应区域贸易的网络指标测量RCEP组织成员国的贸易区域化。